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全国性常模样本的大小一般在( ) 。
A.100人左右
B.100-200人
C. ≥1000人
D.2000〜3000人
【答案】D
【解析】常模团体样本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2. 按照形式划分,心理测验可以分为( )。
A. 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B. 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C. 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D. 投射测验和自陈测验
【答案】B
【解析】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3. 考查测验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程度的效度是( )。
A. 同时效度
B. 构思效度
C. 预测效度
D. 内容效度
【答案】B
【解析】构思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及解释的程度如何。
4. 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 )。
A. 称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
【答案】D
【解析】比率量表又称“等比量表”,是有相等的单位和绝对零点的量表。
5. 对测验构想效度进行分析的指标,不包括( )。
A. 区分效度
B. 表面效度
C. 效标效度
D. 预测效度
【答案】B
【解析】分析构想效度可以分为对测验本身的分析、测验间的相互比较和效标效度的研宄证明。对测验本身的分析的指标包括测验的内容效度和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测验间的相互比较的指标包括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效标效度的研宄证明就是指求测验的实证效度,包括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6. 持“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的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 伯金汉
B. 比奈
C. 斯腾伯格
D. 推孟
【答案】C
【解析】对智力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观点。①智力是学习的能力,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伯金汉、科尔文、汉蒙等人;②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腾、威尔斯、爱德华、桑代克、品特纳;③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腾伯格;④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比奈、推孟;⑤对智力的综合理解,以上对智力的几种看法彼此并不矛盾,只是反映了智力的多层次和多面性。
7. 评估测验的效标效度的方法不包括( )。
A. 命中率法
B. 相关法
C. 重测法
D. 剔除法
【答案】D
【解析】评估测验的效标效度的方法包括:①相关法:是评估效标效度最常用的方法,它是
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②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③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
8. 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 ) 。
A. 真分数
B. 导出分数
C. 参照点
D. 百分等级
【答案】B
【解析】导出分数即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就是与原始分数等值的量表分数。导出分数的目的有二:一是指出个体在标准化样组中的位置,就可以参照他人,对这个个体进行评价;二是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量度,从而使对个体在不同测验中的作业情况的比较成为可能。
9. 要求被试回答有关自己的感受和信念的测验属于( )。
A. 最高作为测验
B. 典型行为测验
C. 非文字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D
【解析】投射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10.下列情况中,被试最容易出现随机应答的是( )。
A. 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被评价
B. 希望自己在测验使用者眼里显得很不错
C. 希望自己看起来有精神疾病或者缺乏能力
C. 倾向于同意题目中描述的任何观点或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被试会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完成测验。但是当被试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透露真实情况时,就会随机选择。
二、名词解释
11.标准分数
【答案】标准分数又称为“标准分”或“Z分数”,导出分数的一种,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等距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