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大学041教育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人假设

【答案】经济人假设是一种人性假设理论,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而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下点: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从这种观点来看,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这种管理方式称做任务管理。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③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上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2. 教育行政组织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3. 资源

【答案】资源: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在诸多资源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对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比较,具有支配性、成长性、自控性、社会性、消耗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

4. 戴明所提出的管理过程四环节揭示了哪些规律?

【答案】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管理由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等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分别为P (plan )、D (do )、C (check )、A (action ),因此管理过程被认为是由PDCA 构成整体、连续循环的过程。这种认识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

(1)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递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2)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的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

(3)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如图2所示。

图2 戴明环

5. 教育价值观念在评价中的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当代教育评价发展有何特点?

【答案】(1)教育价值观念在评价中的作用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现代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是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评价思想的核心,对教育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评价目标、模式、内容等无一不受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思想基础。

(2)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

①教育评价形成多种互补模式

教育评价自泰勒正式提出以后,占主导地位的是“行为—目标”模式。后来,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米歇尔·斯克里温提出的“目标游离模式”,另外一种较有实际意义的评价模式是司法式评价模式,又称为对手模式。

②形成性评价的地位不断上升

形成性评价是对教育过程所进行的评价,它的功能是揭示问题、改进工作,只有通过评价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质量约束和保证,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现代教育评价注意到了传统评价的片面性,将形成性评价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③评价方法日益科学化、多样化

随着教育评价的深入发展,方法的科学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力图使评价结论真实可信。从总体而言,系统科学的方法受到广泛应用,从微观上看,教育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深入的研究,更加科学化。

④评价主体范围日益拓展

传统教育评价局限于组织内部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评价。当代教育评价则根据民主化原则和实际需要,将评价者的范围大大拓宽了,不仅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被管理者也参与对自己、对同事、对上级的评价; 不仅教育系统内部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而且其他社会力量如社区、企业、家庭也对教育系统中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

⑤评价内容向全方位发展

传统的教育评价限于对学校课程设置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范围比较狭窄。现代教育评价充分注意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改进各种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6. 当代学校建筑的价值追求有哪些新发展?

【答案】在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学校建筑的原始使用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应高度重视学校建筑教育和文化方面价值的新发展:

(1)当代学校建筑对师生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激发功能得到提升,对学校教育活动变革的影响日益明显。当代学校建筑设计中提前考虑到未来课程的发展,教室数量和规格上留有一定的余地,甚至出现开放空间教室,这就不仅给教育活动以宽阔空间,更给教师和管理者心理上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新教育观念和新经验可以更顺畅地获得“准入权”。

(2)学校建筑日益成为新的社会观念的传播工具。现实中,学校的管理者和建筑专家合作,接受和实践着新的社会观念,而新的建筑设计反过来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社会理想。

(3)学校建筑传承、宣传、创新文化的功能日益明显,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把历史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美的因素都浇注和雕刻在外形、结构和材料之中,不断地影响着学生和教师。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学校建筑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力求使学校建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暗示。

7.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国际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教育管理变革是什么?

【答案】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指导政府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管理的改革也发生了重要影响。

(1)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政府效率问题,着眼于从制度改革入手改善政府行政的困境,减少政府扮演的角色,缩小政府的功能。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著的《重塑政府》一书中,论述了政府改革的理论,并且提出了10条政府改革思路,代表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主要的实践主张:

①从划桨到掌舵。政府的职责是通过制定政策指引方向和提出任务,而不是亲自去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②从服务到授权。政府将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权限以某种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区或志愿者组织,引导他们自我服务或自我管理。

③从垄断到竞争。主张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内部(包括政府举办的事业部门),展开公对公、公对私的竞争,打破两类部门的界限,开放大部分经营领域,使两类组织都可以进入。政府的责任是建设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竞争、促进公平竞争和遏制腐败。

④从规章到使一命。要塑造有使命感的政府,就要根据需要制定最低程度的制度,消除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