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事实(涂尔干)

【答案】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休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具体来说,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

(2)强制性: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

(3)普遍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构成社会事实的现象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数量的成员共有的普遍特征。

2. 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

【答案】根据福利提供者的区别,还可以将社会福利区分为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

(1)公共福利主要是指由国家提供的、用于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的资源和相关社会服务,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公共福利又可以被称为国家福利,在这里国家是生产并分配不畜利的主要行动者。

(2)私人福利主要是指由市场与家庭提供的用来解决公民个人需要、改进个人物质与精神状况的物质资源与相关的社会服务。

3. 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社会学习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在对他人的行为观察和评价过程中习得的。当某个成员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时,其他成员会期望将来得到同样的表扬而学习这种行为。反之为了避兔出现否定性的结果,小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使用同样的行为。

4. 过程目标

【答案】社区工作的过程目标是指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区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养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对事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等。

5. 什么是社会控制

【答案】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2)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6. 自决

【答案】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的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下作者很容易替案主做出决定,犯越姐代l}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

当事人的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

①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

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则。

7. 文化能力

【答案】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习惯和生活力式等。文化能力指的是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对各种各样的人开展工作,要同他们合作处理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要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而要真正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怎样看问题。只有这样,才熊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真正帮他们之所需。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去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具有文化能力。

8. 健康照顾

【答案】健康照顾的前身是医疗照顾。医疗照顾的基本涵义是有关医疗的服务活动,主要局限于临床医疗活动。健康照顾就是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有关健康议题所提供的健康服务活动的总称。

二、简答题

9. 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是怎样统一的?

【答案】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统一:

(1)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通过助人活动使人与社会摆脱困境而获得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种社会调节机制它并不能成为直接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个人或群体充分调动内在或外在资源以获得充分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是通过调动人的潜能、促成各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来实现它的专业目标的。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直接目标; 其次是推动专业理论的发展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创新。

(3)专业目标和专业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适应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快速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不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都必须建立起能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机制,以确保专业和专业教育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这个专业教育体系必须由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同来完成。

10.简述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改变罪犯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体到我国的矫正体系和矫正制度中,就是通过监狱的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促使罪犯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1)狱政管理

狱政管理是监狱对服刑犯人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对罪犯的监督管理、生活卫生管理、考核奖惩管理等具体内容,是监狱日常活动最主要的内容。通过狱政管理,完成对罪犯的监督和管理,解决罪犯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保持罪犯的个人卫生和监狱内的环境卫生,对犯人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考核奖惩。

(2)教育改造

教育改造是对罪犯思想、观念、价值和人格的重塑过程,也是对罪犯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过程。通过思想教育,改变罪犯错误的思想观念,重塑他们的人格和自我。通过文化和技术教育,提高罪犯的素质,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①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和认罪的教育两个内容。

b.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c. 前途教育

罪犯被判刑关进监狱以后,往往会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没有希望了,因此给他们以重新做人的前途和信心就成为前途教育的核心内容。

②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包括扫盲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

③技术教育

技术教育主要是矫正体系根据劳动力市场设计的不同种类的职业技术教育。

(3)劳动改造

①劳动改造就是通过监狱劳动对罪犯进行矫正和改造。劳动改造的核心是监狱劳动,即罪犯在改造期间,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监狱劳动又称监狱作业,是指监狱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组织罪犯从事合理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