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是存在两难选择问题的,简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案】(1)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选择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宏观经济政策要同时满足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的需要,而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的冲突,导致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同时达到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选择。
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如在内部经济出现衰退、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情况下,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采取扩张性政策,这就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的继续扩大,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为了改善国际收支情况,需采取紧缩性政策,但这会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的衰退,此时就出现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选择。
(2)经济均衡的调整
为了达到经济的对内和对外均衡,一个国家可以采取诸如支出调整政策、支出转换政策和经济管制的方法。具体包括:
①财政手段。通过扩大、紧缩各种财政支出,增减各种税收,加强或削弱国家采购等做法可以调节就业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
②货币手段。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法,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间接调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出口等,促进一国经济恢复均衡。
③支出转换手段。如通过货币对外汇率的变化,例如本币对外币升值或贬值,影响进出口,调整国际收支失衡。
④经济管制。采用各种法律、法令、行政和管制等手段,直接控制经济的运行,以使经济朝预定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政策手段,宏观经济一般可以从失衡状态中得到调整,逐步恢复到均衡,达到较为理想的增长或发展状态。
(3)政策搭配
按照蒙代尔的政策搭配主张,采用财政手段来调节国内的均衡,即当经济出现衰退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治理; 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采用货币手段来调控对外均衡,即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调整;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整,这样比较容易达到对内、对外的同时均衡,如果政策搭配不适宜,就有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2. 在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有哪两种不同意见?
【答案】在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张采用政策来稳定经济,但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反对干预经济,主张经济自由。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人企业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特性,因此需要政府来稳定经济,并且认为政府能够做到这一点。按照他们的观点,通过实施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从而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2)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本身会适应这些干扰,市场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他们认为,政府干预政策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无效,反而还能带来一些坏处。
3. 假定经济在均衡状态Y 0=1000下运行,如果政府进行一次财政改革,税率t 增加0.05,政府购买增加50,预算盈余是上升还是下降? 为什么?
【答案】设原税率为t o ,原税收额T o =1000t0,那么根据题干有新税率t'=to +0.05税率上升导致收入减少,假定减少的收入为,故税率提高后国民收入为
税收变动量为:
预算盈余变动为:
可见预算盈余减少了。
4. 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答案】之所以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其原因在于: 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边际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会将增加的收入较多的用于消费支出),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因而新税收额为:
二、论述题
5. 试说明下列两种情况下,借贷约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1)政府宣布暂时减税;
(2)政府宣布未来减税。
【答案】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潜力取决于它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有很大的变动,财政政策就会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如果消费只有很小的变动,财政政策就会只有很小的乘数效应。也就是说,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很高的话,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也会很大。借贷约束意味着借贷的限制使
得现期消费小能大于现期收入,即:。
(1)政府宣布暂时减税。由于是暂时性的减税,因此它将会影响现期收入,对未来收入水平没有影响。因此,在没有借贷约束时一,暂时一的减税政策会使得收入的现值增加,在平稳化消费下,消费者将把增加的收入分摊到两个时期的消费上。但是,在存在借贷约束时,现期消费只取决于现期收入,也就是说暂时减税增加了现期收入,消费者将把这部分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现期的消费,而不是像没有借贷约束下那样将增加的收入在现期和未来的消费中分摊。因此,与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相比,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在第一期所对应的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潜力更大。
(2)政府宣布未来减税。这一财政政策将增加消费者预期的未来收入。当没有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将把增加的这部分未来收入分摊到两个时期的消费上,因而引起现期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在有借贷约束下,消费者增加消费的意愿将因为借贷约束而限制在现期收入水平,而现期收入没有变化,因此借贷约束下,这项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没有影响。因此,与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相比,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在第一期所对应的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潜力更小。
6. 从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历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转变,请根据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原理,阐述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哪个目标更重要? 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什么? 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否使两个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1)一般而言,宏观经济日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①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②物价稳定,即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低而稳定的水平上。③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④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 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这四个目标中,衡量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指标是就业和物价稳定,稳定经济周期就是在实现充分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之间进行调节,以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2)对于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两者都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在短期内,经济运行会由于各种因素冲击而发生波动,因此短期内稳定经济周期比较重要; 但是在长期内,只有促进一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
(3)“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这两种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来及时调整经济的运行,熨平短期内的经济波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平稳增长。
(4)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够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稳定经济周期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