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1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区间估计

【答案】区间估计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可信度(置信度)下,用样本统计值的某个范围(置信区间)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范围的大小反映的是这种估计的精确性问题,而可信度高低反映的则是这种估计的可靠性或把握性问题。区间估计中的可靠性或把握性是指用某个区间去估计总体参数时,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它可以这样来解释:如果从总体中重复抽样100次,有95次所抽样本的统计值的某个区间中都将包含总体的参数值,那么就说这个区间估计的可靠性为95%。

对于同一总体和同一抽样规模来说,所给区间的大小与作出这种估计所具有的把握性呈正比,即所估计的区间越大,则对这一估计成功的把握性也越大; 反之,则把握性越小。

区间的大小所体现的是估计的精确性问题,二者旱反比,即区间越大,精确程度越低; 区间越小,精确程度越高。

从精确性出发,要求所估计的区间越小越好; 但从把握性出发,义要求所估计的区间越大越好。因此,人们总是需要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平衡和选择。

在社会统计分析中,常用的置信度分别为90%, 95%和99%,与它们所对应的允许误差(a )则分别为10%, 5%和1%。在计算中,置信度常用1-a 来表示。

2. 总体

【答案】总体通常与构成它的元素共同定义: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而元素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在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由社会中的某些个人组成的,这些个人便是构成总体的元素。比如,当对某省大学生的择业倾向进行研究和探讨时,该省所有在校大学生的集合就是研究的总体,而每一个在校大学生便是构成总体的元素。

3. 连续接近法

【答案】连续接近法是指这样一种方法,它小断反复和循环的步骤,使得研究者从开始时一个比较含糊的观念以及杂乱、具体的资料细节,到达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综合分析的结果。

4.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答案】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是指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 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有: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最好要涉及变量间的关系,即变量A 与变量B 是否存在关系。

5. 命题

【答案】命题是指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命题具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公理、定律、假设、经验概括等。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

6. 分析型备忘录

【答案】分析型备忘录是实地笔记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是实地研究者对于编码过程的想法和观点的一种备忘录或一种讨论记录。这种备忘录是研究者写给自己看的,或者说是研究者自己与自己进行讨论的一种笔记。

分析型备忘录锻造了具体资料或者粗略证据与较为抽象的理论思考之间的链条。它包含着一种研究者对资料和编码的主动反应及思考。研究者不断将这些反应和思考添加到备忘录中,并且当他用其他类型的编码来分析资料时,也同时使用这些备忘录。这种备忘录还成为研究报告中资料分析的基础。关于分析型备忘录写作的一些建议:

(1)在收集资料或整理资料或其他形式的编码的过程中,可随时停下来写分析型备忘录,以免那些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和有创见的眼光消失掉。这就是要使分析型备忘录真正成为研究者“备忘的记录”。

(2)对写好的备忘录要反复进行比较,看看能否将那些主题相近的进行结合,或者看看是否可能将那些有差别的编码弄得更清楚。

(3)为每个概念或主题都做一份专门的分析型备忘录。

(4)在写某个概念或主题的备忘录时,要注意思考它与其他概念或主题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因果关系。

(5)将分析型备忘录与资料记录分开写,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目的。资料记录是证据,而分析型备忘录则具有概念的和理论建构的目的。

二、判断并改错

7. “中层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所倡导的一种理论建构模式。

【答案】错误

【解析】“中层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倡导的一种理论建构模式。

8. 均值、众数、中位数、标准差是反应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全距、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是反应离散趋势的统计量。

【答案】错误。

均值、众数和中位数是反应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是反应离散趋势的统计匡刽男巨。

9. 解释范式是一种定性研究范式,它的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社会思潮中现象学、诊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源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正确。

10.列联表检验所使用的是t 检验。

【答案】错误

【解析】列联表检验所使用的是卡方检验。卡方的计算公式为:

11.相关关系是研究变量间的非确定性关系,而回归关系则是研究变量间的确定性关系。

【答案】正确

12.一个好的估计值应当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以更大的概率去接近被估计参数的值,这指的是估计值的有效性。

【答案】错误

【解析】如果随着容量增加,统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那么主要的统计量就是与总体参数一致的估计量,样本容量越大,估计量的一致性越可靠,这是估计值的相合性。

三、计算题

13.在多个地区各随机抽取若干居民家庭样本对其消费支出水平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家庭平均支出水平的差异,得到方差分析表如下:

方差分析表

(1)将上表抄录在答题纸上。根据表中己知信息,计算并填写括号中缺失的计算方差分析过程所需的数值。

(2)请问该方差分析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属于哪个测量层次?

(3)该方差分析中涉及到了多少个居民家庭,涉及到了多少个地区?

(4)该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5)假定显著性水平=0.05,根据检验结果,应该得出什么检验结论?

(6)请计算相关比率(

【答案】(1)由题意有:

,则,则。

组间均方差=680\4=170; 组内均方差=1428\42=34。

)的大小,并说明其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