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6新闻与传播实务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无偏估计指的是( )。

A 、样本统计值正好等于总体参数

B 、处于总体参数附近的样本估计值

C 、抽样分布的平均值正好等于总体参数

D 、扩大样本规模时抽样分布均值趋近于总体参数

【答案】A

2. 显著性水平a 表达了( )。

A 、在抽样分布中拒绝域面积所占的比例

B 、错误地接受了虚无假设的概率

C 、正确地拒绝了虚无假设的概率

D 、样本统计量落在置信区间之外的概率

【答案】A

【解析】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显著性水平,用a 表示。

3. 以下关于正态分布性质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正态曲线关于通过平均数的纵轴对称

B. 所有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方差为1

C. 在均值一定的情况下,方差越小,则正态分布曲线越尖瘦

D. 可用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变量取值在某一区间的概率

【答案】B

【解析】只有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方差为1.

二、基本概念

4. 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或公开的观察者的角色是指研究者的身份对十所研究的群【答案】“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体来说是公开的,同时,研究者又被这一群体所接受,允许他参与他们的成员关系和群体活动,使研究者能够进行观察和研究。

“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的角色所具有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研究者能够相当公开地进行观察和询问他所关心的问题,受到的限制较少。其主要缺点是由于被观察的人们十分现实地感觉到他

们正在被观察,所以,他们的行为、活动往往受到影响,表现出不正常的情况。

5. 定量研究

【答案】定量研究是与定性研究相对的概念,又称量化研究,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字,或求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定量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②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在范式上更接近于科学的范式;

③定量研究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

④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⑤定量研究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的。

6. 准则效度

【答案】准则效度又称实用效度或经验效度,它是指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进行比较所得到的效度。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其效度系数就高,说明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

7. 实验组

【答案】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对象。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也至少会有一个实验组。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实验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

8. 抽样单位

【答案】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是相同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比如,单个的大学生既是构成某省12.8万名大学生这一总体的元素,又是从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出1000名大学生的样本时所用的抽样单位; 但是,当从这一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样本时,抽样单位(班级)与构成总体的元素(学生)就不是一样的了。

三、论述题

9. 论述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答案】(1)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而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式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相比之下,定量研究的方法发展十分

迅速,进展也很大; 而定性研究方式由于其来自与定量研究方式所不同的哲学传统和所具有的不同假定,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3)从认识论角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一一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定性研究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说,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 与此不同的是,定量研究则来源于实证主义,它在范式上更接近于科学的范式。

(4)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而定量研究则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

(5)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而定性研究者则更加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现象的变化过程、注重现象和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所具有的意义。

(6)定性研究者认为事实和价值是无法分离的; 而定量研究者则正好相反,他们强调在研究中一定要努力做到“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

(7)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性研究通常与理论建构的目标相伴随,理论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形成的; 而定量研究则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的。

(8)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者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 而定性研究者则往往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

(9)实验、调查、内容分析等,是定量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 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而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等,则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

(10)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所得资料的性质及其结果的说明方式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所获得的主要是数量化的资料; 而后者所获得的则是具体的、个别的实例。前者的结果主要靠统计分析数据来表达; 而后者的结果则是靠文字的描述来说明。定量研究的结果在概括性、精确性

上特征明显; 定性研究则以其资料的丰富性、细致性和理解的深入性而与定量方法相对照、相补充。

四、思考与实践

10.从怀特的《街角社会》、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周敏的《唐人街一一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折晓叶的《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这四本书中选择一本认真阅读,并在课堂上讨论这些作者是如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的。

【答案】(1)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

①初步浏览阶段。

初步浏览实际上起到了某种提供背景和分析基础的作用。它使得研究者在对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处理时更加心中有数。

②阅读编码阶段。

在第一阶段初步浏览的基础上,研究者重新开始逐段逐行地仔细阅读每一段实地记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