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大学隆平分院724食品生物技术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补体是高等机体血清中的正常抗菌成分,其作用不具特异性。( )

【答案】对

2. 支持细胞大量生长的碳源,可能会变成次级代谢的阻遏物。( )

【答案】对

3. 细菌和真菌的鞭毛都是以旋转方式来推动细胞运动的。( )

【答案】错

【解析】细菌的鞭毛是通过“旋转”方式而推动细胞运动的,而真菌的鞭毛则是以挥鞭式来推动细胞运动。

4. 麦芽汁培养基是一种适合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 )

【答案】对

5. 只有营养物质的吸收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而代谢产物的分泌则不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 )

【答案】错

6. 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氨态N 作N 源。( )

【答案】错

7. 用稀释摇管法分离获得的微生物均为厌氧微生物。( )

【答案】错

【解析】用稀释摇管法分离分离严格厌氧菌有它特殊的地方,即该微生物暴露在空气中不立即死亡。对于那些氧气更为敏感的厌氧性微生物可以采用此法。但稀释法只能分离出混杂微生物群体中占有数量优势的种类。

8. 细菌产生酒精,只有通过ED 途径才能达到。( )

【答案】错

【解析】ED 途径是只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 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细菌可以产生酒精的途径有多种,如异形乳酸发酵也可以产生酒精。

9. 可溶性抗原被吸附到某些不溶性载体颗粒上后,就可与特异抗体发生间接凝集反应。 ( )

【答案】对

10.在细菌和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中,最常见的肽桥成分是甘氨酸五肽。( )

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中常见的肽桥成分是甘氨酸五肽,而在细菌没有特殊的【答案】错

【解析】

肽桥结构。

二、名词解释

11.蓝细菌。

【答案】蓝细菌,又称为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 、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2.简单半抗原。

【答案】简单半抗原是既无免疫原性,也无免疫反应性的抗原,但能与抗体发生不可见的结合,其结果可阻止抗体再与相应的完全抗原或复合半抗原相结合的可见反应。例如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水解物即为简单半抗原或称阻抑半抗原。

13.菌丝体。

【答案】菌丝体是指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

14.厌氧培养皿。

【答案】厌氧培养皿是指用于培养厌氧菌的培养皿,它有几种。有的是利用特制皿盖去创造一个狭窄空间,再加上还原性培养基的配合使用而达到厌氧培养的目的;有的利用特制皿底一一两个相互隔开的空间,其一是放焦性没食子酸,另一则放NaOH 溶液,待在皿盖的平板上接入待培养的厌氧菌后,立即密闭之,经摇动,上述两试剂因接触而发生反应,于是造成了无氧环境。

15.鉴定。

【答案】鉴定是借助现有的单位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鉴定,确定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16.自养型(autotrophs )。

【答案】自养型(autotrophs )是指凡以无机碳作主要碳源的微生物。(种类较少)

17.真菌丝。

【答案】真菌丝是指菌丝细胞在分隔处无隘缩,隔膜两端直径一致的竹节状菌丝。

18.硝酸盐呼吸

【答案】硝酸盐呼吸又称反硝化作用,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这是一种异化性的硝酸盐还原作用。能进行硝酸盐呼吸的都是一些兼性厌氧微生物即反硝化细菌。

19.过滤除菌。

【答案】过滤除菌是指利用一定孔径的滤膜阻止微生物的通过而除去溶液中或者空气中微生物的除菌方法。

20.反硝化作用。

【答案】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广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硝酸还原成

原成N 2的过程。

21.次级主动运输

【答案】次级主动运输是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 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的运输方式。包括同向运输、逆向运输和单向运输3种方式。

22.生物药物素。

【答案】生物药物素是指比抗生素疗效更为广泛的生理活性产物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诘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微生物的其他次生代谢物。

并进一步还原成乂的过程,因而把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也包括在内了。狭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亚硝酸还

三、选择题

23.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

A.1, 4

B.2, 3

C.2, 4

D.1, 5

【答案】B

24.下列培养基中( )是合成培养基。

A.LB 培养基

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 麦芽汁培养基

D. 查氏培养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