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专业综合之成本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成本会计的核算职能
【答案】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核算就是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提供真实、有用的成本信息。。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2. 顺序分配法
【答案】顺序分配法,又称梯形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收益多少的顺序次排列,收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收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前者的费用将分配给后者,后者将其自身待分配的费用加上从前者分配来的费用为总的分配额继续往后分配,而不再分配给前者。
采用顺序分配法,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进行交互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既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又分配给排列在后面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计算也较为简单。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二、简答题
3. 简述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应该划清哪些费用界限?
【答案】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其支出的用途不尽相同。而不同用途的支出,其列支的项目应该不同。例如,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造价;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净损失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用于产品生产和销售、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各种支出,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耗费,则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的有关规定,正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凡不属于企业曰常生产经营方面的支出,均不得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即不得乱挤成本;凡属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方面的支出,均应全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不得遗漏。乱挤成本,会减少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少计成本,则会虚增利润,使企业成本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无论乱挤还是少计成本,都会造成成本不实,从而不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因此,企业必须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防止乱挤成本和少计成本的错误做法。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其用途和计入损益的时间是有所不同的。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形成产品成本,并在产品销售后作为产品销售成本计入企业损益;由于当月投产的产品不一定当月完工,当月完工的产品也不一定当月销售,因而当月的生产费用往往不是计入当月产品销售成本。而本月发生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则是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月损益。因此,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正确计算企业各月份的损益,必须正确地划分产品生产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的界限。应当防止混淆产品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借以调节各月产品成本和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为了按月分析和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正确计算各月损益,还必须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本月发生的费用,都应在本月全部入账,不能将其一部分延至下月入账。更重要的是,应该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地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本月份支付,但属于本月及以后各月受益的费用,应记作待摊费用,在各月间合理分摊计入成本(受益期限超过一年的费用,应记作长期待摊费用,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月摊入成本)。本月虽未支付,但本月已经受益,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应记作预提费用,计入本月的成本。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对于数额较小的应该跨期摊销和预提的费用,也可以将其全部计入支付月份的成本,而不作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处理。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是保证成本核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应当防止利用待摊和预提的办法人为地调节各月成本、人为地调节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那么,为了正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正确分析和考核各种产品成本计划或定额成本的执行情况,必须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正确地进行划分。凡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能够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费用,均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凡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成本。应该防止在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任意转移生产费用,借以掩盖成本超支或以盈补亏的错误做法。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已全部完工,那么,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均未完工,那么,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则应将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应该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成本,人为地调节完工产品成本的错误做法。
4. 成本报表作为对内报表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成本报表作为对内报表,与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对外报表(财务报表)相比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针对性更强。成本报表作为内部报表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服务,满足企业管理层以及各部门、车间和岗位责任人员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2)灵活性更强。企业编制成本报表的原则是高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评价目的,注重实质重于形式,而不囿于某些固定的格式和方法。
(3)更注重时效性。作为对内报表的成本报表,为了及时反馈成本信息,还可采用日报、周报或旬报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编报不同内容的成本报表,或者是报告直接与成本升降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尽可能使报表或报告提供的信息与其反映的内容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5. 简述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含分配率的计算公式)。
【答案】(1)基本原理: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再按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2)适用条件:各辅助车间相互之间提供劳务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使用。
(3)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为:
交互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之后的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6. 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和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的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①直接生产费用是指由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原料费用、主要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和机器设备折旧费等;
②间接生产费用是指与生产工艺没有直接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折旧费等。
(2)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一般称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计入(或称分配计入)费用(一般称为间接费用)。
①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②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3)二者之间的关系
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和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