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成本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分类法

【答案】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一些工业企业中,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繁多,若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则成本计算工作极为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同品种、规格的产品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就可以采用分类法来计算产品成本。分类法的特点是: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2. 约当产量

【答案】约当产量是根据产品的完工程度把月末在产品数量折合为完工产品的数量,而产品的实物量是指投入生产过程的产品全部实物单位数量,包括已完工的产品和尚未完工的在制品数量。在计算约当完工产量时,首先要汇总计算产品的实物数量并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在确定在产品完工程度时要区分不同成本要素,分析确定各成本要素的完工程度。产品约当完工产量的计算通常是通过编制产量计算单来完成的,其计算公式为: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百分比(完工率)。

二、简答题

3.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应如何确定?不同类型的企业成本计算期应如何确定?

【答案】(1)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成本计算期, 是指每问隔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产品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①在大量、大批生产中, 由于生产活动连续不断地进行着, 月末一般都有完工产品和未完工的在产品, 因而产品成本计算都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 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相一致。

②在小批、单件生产中, 每月不一定都有产品完工, 完工产品成本有可能在某批或某件产品完工以后计算, 因而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不定期的, 而与生产周期相一致。在这类企业中, 有的采用更简化的方法, 即只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才对完工产品进行成本计算, 而对未完工的在产品, 只以总数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 而不按产品计算在产品成本。

(2)不同类型生产企业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①在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里, 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与会计结算期一致, 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因为在月内一般都有大量的完工产品, 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 由于随时有完工产品, 因此不能在产品完工的同时, 就计算它的成本, 而是定期地在月末进行计算。

具体而言, 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中, 由于是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 不能在产品制造完工时立即计算成本, 因而成本计算一般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在多步骤生产企业中, 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成本计算一般也都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

②在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里, 其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 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但与会计结算期不一致。因为当每一订单产品或每批产品未完工时, 全部是在产品的成本, 只有产品全部完工时, 才能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4. 什么是环境产品成本?职能基础和作业基础下的环境成本分配有什么区别?

【答案】(1)环境产品成本的含义

生产、销售和交付产品的流程所产生的环境成本以及使用和处置产品所产生的环境购后成本都属于环境产品成本。完全环境成本法将包括内部和外部所有的环境成本都分配到产品中去。完全内部成本法只将企业内部的环境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

(2)职能基础和作业基础下的环境成本分配的区别

①对于职能基础下的环境成本分配,在大部分会计核算系统中,环境成本是隐藏于间接费用之中的。要分配环境成本,首先必须将环境成本分离出来,单独放进一个环境成本库中。职能基础的成本系统将环境成本库中的环境成本通过产量基础动因(比如直接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分配到各种产品中。这种分配方法在产品相似时非常有效,在产品种类繁多、对环境影响的差异较大时容易造成成本歪曲。

②对于作业基础下的环境成本分配,将环境成本追溯到应为环境成本负责的产品是一个健全的环境会计核算系统的最基本要求。作业基础的成本系统将依据因果关系来分配环境成本。首先,将全部环境成本按照资源动因分配给所有与环境相关的作业。其次,用某项环境作业的成本除以该作业的作业动因总量,计算出环境作业的作业分配率。最后,根据作业分配率以及每种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数量,将环境作业成本分配给每种产品。

5. 什么是成本性态?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哪几类?请分别说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所有特点。

【答案】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又被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①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随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预算固定成本,如广告费、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数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决策。

②约束性固定成本也叫经营能力成本,它是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约束性固

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数额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或者说是有范围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就空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等。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①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些支出的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②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也就是说,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这样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6. 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和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的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①直接生产费用是指由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原料费用、主要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和机器设备折旧费等;

②间接生产费用是指与生产工艺没有直接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折旧费等。

(2)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一般称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计入(或称分配计入)费用(一般称为间接费用)。

①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②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3)二者之间的关系

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和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联系: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计入费用,如原料、主要材料费用大多能够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