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705政治学原理(含30%国际政治学)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国际合作
【答案】国际合作是指在国际政治中,国际行为体在互动中自愿调整其政策的行为,目的是协调各方的不同点,以达到一种共同得益的结果。阿姆斯特茨认为,全球政治中的国际合作,通常有三个特征:①国家以及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的行为是自愿的; ②合作涉及对共享目标的认同与承诺; ③合作所导致的是对参与老有利的结果。在国际合作中,通常存在某种规范化与制度化的东西作为基础和保证。国家之间双边或多边的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军事合作和文化合作等,在多数情况下会以某种条约或协定的方式加以固定。
2. 联合国宪章
【答案】《联合国宪章》是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结束时在旧金山签字的,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国际法院规约是宪章的组成部分。《联合国宪章》作为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19章111条。
3. 预防性外交
【答案】预防性外交是首次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内容即联合国要在地区冲突,甚至是武装冲突发生之前,进入该地区协调矛盾冲突,防止美苏两大势力的介入,达到促进和维护和平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联合国秘书长再次提出预防性外交。作为预防性外交的一部分预防性部署,即当冲突双方或一方认为联合国相关人员进入该地区有利于冲突的解决或防止冲突的扩大,联合国相关人员即有权进行部署。
4. 国家行为主体
【答案】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依据,国际社会目前己有192个主权国家。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国家行为主体与非国家行为主体共同构成国际行为主体。
5. 对外主权
【答案】对外主权是国家与其他国家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一种概念。有了对外主权概念,国际关系才成为了现代的主权国家体系,或者说才形成了主权国家的秩序。这一概念的要点在于,国家在该体系中不受任何外部政治实体——诸如其他国家或超国家实体——的权力所支配。每一个国家在体制上都独立于其他所有国家。对外主权明确地把国家的内部领域与外部领域区分开。在国家内部,存在得到公认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合法机制,但在国家之间,则不存在这样的机制。再者,对外主权还表明了特殊的理想观念,即世界政治体系应当是一种独立国家的体系,国家相互承认各自的政治独立,并且尊重各自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而无需考虑外部的干预。在这里,对外主权具有司法管辖范围的含义。
6. 非暴力冲突
【答案】从冲突的性质上区分,国际冲突可以分为暴力冲突和非暴力冲突。非暴力冲突采取的是非战争的形式。非战争的暴力形式的使用者往往是特殊的利益集团和个人。非暴力冲突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显性的非暴力冲突如经济制裁、驱逐外交官等,隐性的非暴力冲突如心理战、汇率政策上的不合作政策等。由于国家领导人的言辞往往并不能够准确揭示国家的真实意图,在现实中很难明确区分隐性的非暴力冲突与非暴力冲突性质的行为或活动,因而通常人们所关注的国际冲突主要是暴力冲突和显性的非暴力冲突。
7. 民族分离主义
【答案】分离主义是指一种目标是从现存的主权国家中分离出一部分领土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思想倾向和社会运动。分离主义的核心推动力一般是来自该国内的某少数族群,并且该族群有自己的集体认同和自己宣称的家国领土。一般是指国内少数族群针对其所在的主权国家的单方面要求分离的行为,其正式表现方式一般是单方面宣布独立(可以是通过在其主导地区的全民公决支持独立的方式或在选举中选出主张分离主义的政府的情况下宣布独立),而其分离成功的标志一般是新政权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正式承认而且成为联合国的正式会员国。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分离主义的要求广泛存在但真正取得最后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
8. 综合国力
【答案】综合国力是指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目前,“综合国力”这种提法还可、能说是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在国际学术界,人们在思考影响权力的因素时,往往比较强调领土与地缘因素、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军事能力这五个方面。
9. 外交
【答案】外交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的总称,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狭义界定指的是“纯
外交”,即外交是不使用暴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谋求相互的沟通与影响,并且通过讨价还价——不论是非正式的还是正式的——解决问题与争端。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当外交行动失败,有关的方面才会使用暴力,而到了这个阶段,已不能称之为外交过程了。广义的界定则扩大了外交的涵义,这种界定认为,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也是一种外交——暴力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
10.理想主义
【答案】理想主义是指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产生较早的一个学派。这一理论体系亦被称为制度跨国主义,其关注点是国际规范和制度化的全球合作。这一范式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比侵略,实现国际和平。以集体安全原则来解决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是这一范式所设想的主要模式。从威尔逊倡导建立国际联盟到罗斯福策划建立联合国,其指导思想都是想通过建立世界性组织来实施集体安全原则。这种构想追求的不是权力的平衡,而是某种权力的共同体。在这个新体系中,所有国家将在共同的事业中合作,为所有国家提供安全与正义。理想主义者认为,国际组织即使不能提供世界政府,至少也能提供某种国际行为规范和约束。
二、简答题
1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人类所面对的环境问题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人口压力过大、资源消耗过度、生存环境破坏严重。
(1)人日压力与城市化
人口压力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消费自然资源和改变自然环境的主体,人口的不断增长,直接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与人口的快速增长相伴随,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速。事实表明,全球日益加重的人口负担和日益加速的都市化趋势,正在改变人类的物质和社会生活条件,加剧全球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
(2)资源的过度消耗
从理论上来讲,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剧增,自然资源的消耗必然剧增。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中,能源资源是一个重要方面。能源消耗大量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3)环境日益恶化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给地球、给人类社会本身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后果。
①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指二氧化碳、甲烷等)的过度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就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它是对人类威胁最大最持久的自然灾害。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球冰雪覆盖而积减少,海平面上升,灾难性气候接连不断。由于气候的变化对森林和海洋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