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结构(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动态存储管理系统中,通常可有( )种不同的分配策略。

【答案】C

【解析】动态存储管理系统中有以下三种:首次拟合法、最佳拟合法、最差拟合法。①首次拟合法,从表头指针开始查找可利用空间表,将找到的第一个大小不小于n 的空闲块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②最佳拟合法,将可利用空间表中一个不小于n 且最接近n 的空闲块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则系统在分配前首先要对可利用空间表从头到尾扫视一遍,然后从中找出一块不小于n 且最接近n 的空闲块进行分配。③最差拟合法,将可利用空间表中不小于n 且是链表中最大的空闲块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

2. 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地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可以采用下列哪一种查找方法。

A. 分块

B. 顺序

C. 折半

D. 哈希

【答案】A

【解析】分块查找,把线形表分成若干块,块间是顺序存储的,所以查找速度较快。在每一块中的数据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所以便于线性表的动态变化。

3. 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答案】A

【解析】TCP/IP的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链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服务,因此答案是A 。

4. 浮点数加、减运算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5位和7位(均含2位符号位)

。若有两个数

则用浮点加法计算X+Y的最终结果是( )。

A.001111100010

B.001110100010

C.010000010001

D. 发生溢出

【答案】D

【解析】浮点数加、减运算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难点在对阶、规格化、判溢出这三步。X 和Y 的阶码不同,所以应该先对阶,对阶原则为:小阶向大阶看齐。因此将Y 对阶后得到:Y=然后将尾数相加,得到尾数之和为:34/32。因为这是两个同号数相加,尾数大于1,则需要右规,阶码加1。由于阶码的位数为5位,且含两位符号位,即阶码的表示范围在-8〜+7之间。而阶码本身等于7, 再加1就等于8。因此,最终结果发生溢出。

5. 对一组数据(2, 12, 16, 88, 5,10)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

第一趟:2,12,16, 5,10,88

第二趟:2,12,5,10,16, 88 第三趟:2,5,10,12,16, 88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 )。

A. 起泡排序

B. 希尔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基数排序

【答案】A

【解析】题目中所给的三趟排序过程,显然是使用起泡排序方法,每趟排序时从前往后依次

,待序列中的记录“基比较,使大值“沉底”。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对序列进行“宏观调整”

本有序”时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的方法是:通过某种规则将大的待排序序列分割为若干小的待排序序列,再依次对这些小的序列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可以多次,每次分割的序列数逐渐増多,而每个序列中所包含的元素数逐渐减少。归并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将多个小的有序序

,直至整个序列为有序为止。 基数排序是分配排列合并为一个大的有序序列,然后“逐趟归并”

序的一种,这类排序不是通过关键字比较,而是通过“分配”和“收集”过程来实现排序的。 本

,显然使用的是起泡排序法。 题中,很容易看出大值逐渐“沉底”

6. 某计算机有五级中断的顺序为

A.11110 则中断屏蔽字为表示对级中断进行屏蔽。若中断响应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且要求中断处理优先级从高到低的中断处理程序中设置的中断屏蔽字是( )。

B.01101

C.00011

D.01010

【答案】D

【解析】由于B

排除掉。的中断处理优先级下降,屏蔽字中需要3个0, 所以可以将选项A 、

需要对开放,所以相应位应该为即为01010。

7. 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共有32条指令,公共的取指令微程序包含2条微程序,各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平均由4条微指令组成,采用断定法(下址字段法)确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则微指令中下址字段的位数至少是:( )

A.5

B.6

C.8

D.9

【答案】C 【解析】所以至少需要8位才能表示完130个地址。

8. 一个TCP 连接总是以1KB 的最大段发送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 (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 )。

A.7KB

B.8KB

C.9KB

D.16KB

【答案】C

【解析】回顾TCP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慢启动)的知识点,从第一个MSS 开始,每次发送成功,拥塞窗口值翻倍,四次以后,应该为16, 但是由于拥塞阈值变为16/2=8, 故三次成功后为8, 以后为线性增长,故为8+1=9, 答案为C 。

9. ARP 协议的功能是( )。

A. 根据IP 地址查询MAC 地址

B. 根据MAC 地址查询IP 地址

C. 根据域名查询IP ±也址

D. 根据IP 地址查询域名

【答案】A 。

【解析】ARP 协议是网络层协议,因此只能和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有关系,从这一点出发,域名是应用层的范畴,选项C 和D 是不正确的,根据MAC 地址查询IP 地址是RARP 协议的功能,因此进而得出正确答案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