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答案】作为涉及美洲报业成长及新闻自由主题的著名案件,曾格一案的审判过程和最后结果对美国新闻史的发展可以说是具有深远长久的影响。其价值与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1)曾格案件确立了两项基本原则
曾格案件确立了汉密尔顿提出的两项基本原则:
①允许被告对被控诽谤的文章的真伪提出证据一一即汉密尔顿坚持的只要是真实的、确凿无疑的事实,就不构成诽谤的原则。
②法庭陪审团对于被控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罪有审理和判决的权力。
尽管这两项原则在英国本土和美洲殖民地早己J 哨然成长、逐渐明确,尽管许许多多的自由斗士在为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中都曾或多或少零零散散地提出过这两个原则的一些内容,但是,在法庭上,用法律语言明确无误地提出并正式要求这两项原则得到承认,同时还以出色严谨的辩词给予充分肯定的第一人,正是汉密尔顿这位年逾八旬的皓首律师。
(2)对当时的法律旧习构成了强烈冲击
被告人曾格在这次审讯中首次由陪审团裁定无罪这一事实本身对当时的法律旧习也构成了强烈冲击。原因如下:
①英、美法庭审判尊重以往案例,曾格案件在新、旧大陆被自由人士在道义及法律上广泛沿用。
②曾格的无罪开释隐含着对政府当局的一个有力的警告,这就是:新闻媒体拥有对政府官员进行批评的权利这种批评的权力是报纸维护公民和国家利益的保证,批评只要是事实,政府就无权干涉。不管殖民地当局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警告,自1735年曾格案件之后,冉未出现过殖民地法庭以煽动诽谤罪成功审判一位印刷商的案例。
2. 简述韩国的通讯社的发展情况。
【答案】1979年朴正熙总统被暗杀后,政府加紧了对新闻媒介的控制,1981年1月下令将所有的通讯社与报纸、广播合并,以合同通讯社(1945年12月20日成立)、东洋通讯社(1955年8月20日成立)为基础,吸收、合并三家专业通讯社一一时事通讯社(1951年5月21日成立)、经济通讯社(1946年8月15日成立)、产业通讯社(1969年11月1日成立),组成了新的大型通讯社一一联合新闻社。
联合新闻社于1981年初正式发稿,1986年2月通过电脑向海外发送英文新闻稿,1987年6
月18日开通汉城至东京的话路专用线,在韩国各地派驻记者的网点有53处,在国外有东京、香港、曼谷、华盛顿、纽约、巴黎、洛杉矶、墨西哥城、开罗等支社、支局,同31个国家和地区的42家通讯社建立了新闻交换关系。
3. 谈谈甘地的新闻思想。
【答案】甘地在他的斗争生涯中创办或主持了多家报刊,如《印度舆论》、《青年印度》、《哈里詹斯》等。他在新闻理论方面有很多独特见解,可归纳如下几点:
(1)报纸的功能
①反映公众对问题的看法;
②唤起人民的值得向往的情绪;
③揭发缺点。
(2)废除新闻检查制度
在报纸上面不应有审判官。他说:“谁应是审判官? 有用的,无用的,善的,恶的都继续共存。人们必须对它们做出选择。”
(3)报纸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但也可能是破坏性力量
他说:“如果运用不好,它像一股洪水,淹没农村,毁坏庄稼。一支失控的笔只能造成破坏。”因此他主张对报刊实行内部控制。这种“内部控制论”比美国的“社会责任论”早提出二十多年。
(4)与持不同意见者进行公开论战是不明智的
他说:“我是乐观主义者,我不和反对者论战。我的刊物给反对者的篇幅和给改革者的篇幅一样多。”“如果改革者有耐心,今天的反对者到明天将变成改革者。”
(5)广告过多会影响报纸的独立性
因此他主张严格限制广告在报纸篇幅中的比例。
4. 俄国近代报业是怎样诞生的? 沙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
【答案】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过程和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如下:
(1)1703年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出版的《新闻报》,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随后陆续出现了一些非官方报刊。然而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和对报刊出版的管制一直十分严格。1861年农奴制被废除后,这种控制有所松动,资产阶级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同封建专制统治进行斗争。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19世纪6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有《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民粹派是继革命民主主义派之后出现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米海伊洛夫斯基,主要刊物有《俄国财富》等。
(2)《新闻报》是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创办的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1703年1月2日在莫斯科问世,当时的宗旨是报道战争消息(1700年彼得一世联合其他国家对瑞典发动了持续21年的“北方战争”)。这张报纸的出版,标志着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
《新闻报》创办之初,不定期出版,1718年只出了一期,最多时一年出46期,每期仅发行
200份左右。1719年,俄罗斯定都圣彼得堡,《新闻报》迁至首都,改名为《圣彼得堡新闻报》(仍简称《新闻报》),同时出莫斯科版。1721年,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中获胜,元老院在凯旋仪式上加封他为“全俄罗斯皇帝”,从此他被称为彼得大帝。彼得大帝非常重视《新闻报》,将该报作为政府刊登有关文件的工具。1725年彼得大帝病逝。1728年,《新闻报》由俄罗斯科学院接管。接管后的《新闻报》由不定期出版改为周二刊,并增出名为《新闻报的历史、沿革和地理的每月注释》副刊(这也是俄国第一份官方杂志)。
5. 社会主义国家新闻通讯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20世纪后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简述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新闻通讯社的情况。
【答案】(1)社会主义国家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过程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的业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讯社之一。
②苏联在1961年还创办了苏联新闻社,这是由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工会中央理事会、对外友协、知识普及协会等团体办的“社会性通讯机构”,以非官力一身份从事宣传报道,向国内外媒介提供新闻,尤其侧重于提供特稿。
③战后欧亚又有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分别创建了自己的通讯社。这些通讯社均为官方所办,国有国营,对外宣传本国政府的政策和政治经济情况,对内提供各种新闻。这些国家的国家通讯社分别为:德意志通讯社,南斯拉夫通讯社,波兰通讯社,罗马尼亚通讯社等。
(2)20世纪后期的重大变化
①自1989年起,东欧地区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里各国先后离开了社会卞义轨道,它们的新闻通讯事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取代共产党上台的各国新政权都对国家通讯社进行了改组,更换其领导,改变其方针,使之成为自己的宣传机构。②有的通讯社更换了名字,如罗马尼亚通讯社1990年改名为罗马尼亚新闻社。有的通讯社因国家分裂而分解,如捷克斯洛伐克通讯社分解为捷克通讯社和斯洛伐克通讯社; 南斯拉夫通讯社则改属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从南斯拉夫联邦分离出去的国家,先后成立了克罗地亚通讯社、斯洛文尼亚通讯社、马其顿通讯社。民主德国于1990年10月并人联邦德国,德意志通讯社失去了国家通讯社的地位,改为民营的股份公司继续经营,但规模和影响己大为缩小。
(3)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新闻通讯社的情况
苏联在1991年解体,塔斯社的主体部分为俄罗斯联邦继承,改组为俄罗斯通讯社。原先的苏联新闻社改为俄罗斯新闻社。这两家都是俄罗斯政府掌管的国家通讯社。其他独联体国家也都在原有的加盟共和国通讯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国家通讯社。
6. 《新莱茵报》创办的背景与过程怎样? 试分析它的性质、办报思想和特色。
【答案】《新莱茵报》是欧洲无产阶级最优秀的政治机关报,是一份真正的无产阶级最早的报刊。(1)创办背景和经过10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来到巴黎,为未来德国革命进行舆论上的准备。为了传播革命思想,贯彻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国的政治纲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