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学、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知识与数据、信息的区别。

【答案】(1)知识与数据、信息的含义

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承前启后的信息以及专家洞察力的动态混合,并为新经验和新信息的评价和融合提供框架。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结构化记录,经常被存储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信息往往以文件或通信为其表现形式。

(2)知识与数据、信息的区别

知识产生并应用于个人的头脑中。在组织中,它不仅存在于文件和知识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惯例、程序、实践和规范中。数据描述的仅仅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小能提供判断和解释。就数据本身而言,小能说明其重要与否,不能判断其适当与否,也没有目标性。信息小同于数据,具有目的性,并且是有含义的。信息取材于数据,是对数据处理的结果。

2. 哪些行业或情况最适合用追逐战略? 弹性战略? 水平战略?

【答案】追逐战略、弹性战略和水平战略各自的适用情形分别为:

(1)追逐战略

追逐战略适用于库存成本很高而改变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的成本很低的情况。这种战略使供应链库存水平降低,却使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变动水平增高。

(2)弹性战略

弹性战略适用于当库存成本很高或改变生产能力的代价较小时的情况。这种战略虽使库存水平降低,但是生产设备的平均利用率却比追逐战略还要低。

(3)水平战略

水平战略适用于当库存成本和积压产品成本相对较低时的情况。这种战略使生产能力建设及改变成本能力相对较低。

3. 计划的流程及其工作内容有哪此?

【答案】计划的流程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明确企业的使命和宗旨

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企业宗旨是指企业在现在和将来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活动,以及应成为什么性质的企业或组织类型。企业使命和宗旨是从总体上引导企业力一向、发展道路的改

4. 什么是企业重组? 如何对企业重组进行分类?

【答案】企业重组的含义及其分类分别为:

(1)企业重组的含义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走向、市场变动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要求,运用剥离、分拆、员工持股、托管、清算等方式,对企业资产、负债、产权等结构所进行的优化过程。

(2)企业重组的分类

①按企业重组的目的划分按企业重组的目的划分,企业重组可分为生产经营性重组、资本经营性重组和体制变革性重组等;

②按企业重组主体的变化划分,企业重组分为原续整体重组、合并整体重组、主体重组、分离重组以及买壳上市重组;

③按企业重组的内容,企业重组可分为资产重组、股权重组、业务重组、债务重组和职员重组等;

④按企业重组的具体形式,企业重组可分为分拆重组、整合重组和内部优化重组。

5. 人类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

【答案】人类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管理思想、近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下:

(1)古代管理思想阶段

①中国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许多著作都有管理思想的概述。春秋时期杰出军事学家孙武的

《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管理上也有重要意义。此外,万里长城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留给世界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最后的管理实践。

②国外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国外有代表性的管理活动主要有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立,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制度设立等。国外古代的管理著作最有代表性的四《汉莫拉比法典》。

(2)近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①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认为人都是要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斯密的思想,劳动分工是人们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结果。

罗伯特·欧文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居住条件。

查尔斯·巴贝奇的利润分配管理思想竭力主张建立“利润分配”制度,工人可以按照其承担的工作和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分到工)一利润的一部分

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定义了四项管理原则,遵循这些原则,会给工人和管理当局双方带来繁荣,工人们会挣更多的钱,同时管理当局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把管理看做一组普遍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该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还适应于军队或其他行政组织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明确分工; 等级系统; 人员的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间的关系; 职业定向。

(3)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

①行为科学学派及其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跨学科会议上正式被定名为“行为科学”。该学派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Y 理论等。

②现代管理学派及其理论

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管理理论,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理论与学派在历史渊源与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形象地将其描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其中,主要的管理学派与理论有: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奇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以西蒙和马奇为代表的决策管理学派,以德鲁克和戴尔为代表的经验管理学派,以伯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卢森斯为代表的权变管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