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矿业工程(专业学位)之企业管理(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转包生产怎样影响总体计划?

【答案】转包生产通过下列方式影响总体计划:

(1)间接影响:转包生产能直接影响供给,转包生产的产量、价格影响企业的供给量,而供给又会影响企业的总体计划。即,转包生产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总体计划。

(2)直接影响:转包生产本身就是总体计划的一部分,转包生产会直接影响着总体计划。

2.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是什么?

【答案】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各种各样的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外派遣人员与全球化人才选用与培养的课题。

(1)重要性:国外派遣人员一般都担任着国外子公司的重要职位,若他们在国外不能有效地工作,将会给母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

(2)国际企业对国外派遣人员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阶段:

①派遣前,首先制定用什么样的人才、安置在什么位置的选拔计划,之后按计划实施人员的选拔。对选拔出的派遣人员在派出前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执行派出公司职务所必要的观念、知识和技能。

②派遣中要在国外建立支持派出人员本人及其家庭的体制,支持其做好职务与非职务的各种活动。

③派遣结束后,要为其安置好岗位,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国外培养的职业技能。

3. 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原则包括哪几个基本方面? 它对管理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工时利用的科学化、劳动方法的标准化。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它的目的就是找出完成工作的最好方式的标准。为了对一个工人一天应做多少工作有一个科学的根据。

(2)挑选工人,按标准方法对工人进行训练,以代替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训方法。应该把工人多年经验所积累的大量传统知识和技艺加以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并归纳成为一种科学方法来对新一代工人进行培训。应为工作而挑选合适的工人,并加以正规的培训,使他们学会按规定用最好的方法进行工作。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根据这种制度,计算工资采用不同的单价。工人的生产成果没超过规定的件数时是一种单价,如果超过了这个件数,则采用另一种较高的差别单价。

(4)组织改革。改革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二是实行职能工长制。

这样,一方面让工人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管理职能得以专业化,从而为管理的科学化创造了条件。

泰罗的科学管理对管理学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主张一切管理问题都应当而且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实行各方面的标准化,使个人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小单凭经验办事。这是他对企业管理学的重大贡献,使企业管理学开始向科学化演变,从而开创了传统管理进入科学管理的新阶段。泰罗的科学管理至今仍为许多国家沿用,也是以后许多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发展的基础。

4. 管理幅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如何进行管理幅度的有效性分析?

【答案】管理幅度的大小与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划分有关。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存在着反比关系,因此一个组织结构设毛! 中的管理层次的划分,也就转化为组织管理职位设亡! 一时如何来确定有效的管理幅度。

在组织中任何一个具有管理性质的工作职位上,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的业务工作; 另一部分是对其所管辖的下属进行管理协调工作。当主管人员增加一个下属时,他会将其担当的一部分业务工作转移给下属,从而减少其工作量; 与此同时,下属的增加又会引起主管人员对其所辖下属的管理协调工作量的增加。因此,判别管理幅度是否应该扩大,或者说判别管理幅度有效性的准则应该是:当主管人员增加一个下属所引起的主管人员的业务工作的减少量,应大于由此而引起其管理协调工作的增加量,从而使其工作总量减少,这样管理幅度的扩大是合理的。因此,在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主管人员增加下属的边际有效性分析来确定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幅度。但在实践中,由于管理幅度的有效性还受其他诸多因素影响,真正能这样分析操作并不那么容易。

5. 适合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案】适合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应当具备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

(1)组织柔性化。柔性是组织适应变化的能力,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柔性化的组织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应对变化。

(2)组织扁平化。很多企业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组织的扁平化只有在一定历史时期才有可能出现,因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扩大了管理幅度:管理学的发展提升了企业管理实务的效率,经理们能够驾驭更多事务; 普通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越来越强。

(3)组织网络化。组织网络化是指组织内部按照网络制运作。传统科层制的基本单元是在一定的指挥链条上的层级,而网络化组织的基本单元是独立的经营单位,网络化组织通过各组织单元之间连接度最大化,为组织中的知识共享提供最大的支持。

一、简答题

1. 简述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答案】卓越绩效模式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卓越绩效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走向卓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共包括七大类目:"1领导”、"2战略”、"3顾客与市场”、+"资源”、"5过程管理”、"6测量、分析与改进”和“7经营结果”,其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模型图

在进行评价时,评价机构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规定和被评价组织的信息,按过程(1-6)、结果(7)两类评分项进行评价,并用量化评分的方法全方位、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在满分1000分的定量评分系统中,500分是一个基本成熟的等级。

2. 控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未来导向原则,指控制工作应当着眼未来,而不是只有出现了偏差才进行控制,即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具有前馈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