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表外业务

【答案】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通常把这些经营活动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他们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应当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广义的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获得利润收入,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

2. 有效汇率指数(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

【答案】有效汇率指数,又称为“有效汇率”,指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汇率。有效汇率与双边汇率的关系类似价格指数与各种商品价格的关系,因此又称汇率指数。它反映了一种货币价值的总体 变化趋势。汇率指数的构造方法是:

(1)选择一篮子有代表性的货币。通常选择一些与本国对外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货币作为计算基础;

(2)确定每一个双边汇率的权重。根据所选择的权重标准不同,汇率指数的计算有下列几种方法:

另一种解释:

有效汇率指数是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作为权数的指标主要有劳动力成本、消费物价、批发物价等。其中,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反映的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该国货币汇率的总体波动幅度。一国的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汇率,另外,一国货币在对某一种货币升值时,也可能同时对另一种货币贬值,即使该种货币同时对所有其他货币贬值(或升

,其程度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人们开始使用有效汇率来观测某值)

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及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中的总体地位。以贸易 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的公式如下:

3. 理性预期

【答案】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个含义:

(1)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2)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简言之,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重要假设之一(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和自然

,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 率假说)

4. 交易所(exchanges )

【答案】在金融体系概览一章中,交易所指交易所市场,即场内交易市场,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一般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证券交易所不仅是买卖双方公开交易的场所,而且为投资者提供多种服务。交易所随时向投资者提供关于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证券交易情况,如成交价格和数量等;提供发行证券企业公布的财务情况,供投资者参考。交易所制定各种规则,对参加交易的经纪人和自营商进行严格管理,对证券交易活动进行监督,防止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欺诈客户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交易所还要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和设施,以保证正常交易活动持续、高效地进行。

5. 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 )

【答案】交易方程是用来表示交易量与货币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它有以下表示形式:

M ×V=P×Y

式中,M 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 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 为一般物价水平,Y 为社会总支出。交易方程式直 观地表示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要建立中央银行?

【答案】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要求有更加稳定的通货, 也要求银行券成为能在全国市场广泛流通的一般信用流通工具, 而这样的银行券显然只能由信誉卓著、信用活动有全国意义的大银行集中发行。现代银行出现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并没有专门发行银行券的银行, 更没有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必要。在银行业初期, 分散的银行券发行逐步暴露出其严重的缺点:①不利于保证货币流通稳定。②分散小银行的信用活动领域有着地区的限制, 所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有限地区内流通。

(2)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 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 票据交换及清算若不能得到及时、合理处置, 会阻碍经济顺畅运行。于是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而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为之服务。

(3)在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中, 商业银行往往陷于资金调度不灵的窘境, 有时则因支付能力不足而破产, 银行缺乏稳固性,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而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 在必要时为它们提供货币资金, 也即流动性的支持。

(4)同其他行业一样, 银行业经营竞争也很激烈, 而且它们在竞争中的破产、倒闭给经济造成的动荡, 较之非银行行业要大得多。因此, 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的工作。

上述建立中央银行的几方面客观要求并非同时提出的, 中央银行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7. 评价IS-LM 决定利率理论。

【答案】(1)IS-LM 模型是由汉森和希克斯提出的利率和收入决定模型。该理论认为,利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必须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研宄它的决定,因此需要将非货币因素和货币因素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均衡的方法来探索利率的决定。有关利率决定的数学方程式为:

,①投资函数1=1(r ),②储蓄函数,S=S(y )

,③货币需求函数,L=L(y ,r )④货币供应量,

均衡利率的决定

均衡条件为I=S和L=M。将以上各式分别代入得I (r )=S(y )和L (y ,r )=M。在商品市场上,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储蓄与收入正相关,根据投资与储蓄的恒等关系,可以得到一条向下倾斜的IS 曲线,线上任何一点代表商品市场上投资与储蓄相等条件下的局部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在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与收入正相关,而货币供应量一定。根据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的相等关系,可以得到一条向上倾斜的LM 曲线,曲线上任一点意味着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相等情况下的局部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IS 曲线与LM 曲线相交,就可以得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一般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