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支出转换型政策
【答案】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所谓改变支出方向,是指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服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汇率的下浮或贬值、对进口商品和劳务课以较高的关税都会使进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相对上升,从而使居民将一部分支出转移到购买进口替代品上来。许多教科书把直接管制列为一种单独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既不属于支出増减型政策,也不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实际上,直接管制也是一种支出转换型政策。汇率和关税政策是通过改变进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价格来达到支出转换目的的,而直接管制则是通过改变进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目的的。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学理论多半不赞成采用直接管制,但在国际收支发生较严重的困难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采用过直接管制。
2. 非冲销式干预
【答案】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按是否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非冲销式干预与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
3. 政策搭配
【答案】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 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在运用政策搭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方案
中,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搭配最有影响。
4. 美式期权与欧式期权
【答案】期权根据其实际执行日与到期日的关系,可分为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美式期权指可以在合约到期曰之前的任何一天执行的一种期权交易形式,它主要通行于美国及亚洲一些期权市场,美国费城证券交易所的期权合约被看作是美式期权的典型代表。欧式期权指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执行的一种期权交易形式,它主要通行于欧洲期权市场,1985年开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也开始买卖欧式期权。按照惯例,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的交割应在执行期权后的两个交易日进行。由于美式期权相对于欧式期权而言,给予其持有者较大的行使期权的选择权,灵活性更强,因而期权费也较高。
5. 贴水
【答案】贴水是远期汇率标价方法的一种,“升水”的对称,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的差额。贴水用于直接标明远期外汇的实际汇率,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贴水,也即另一种货币对该种货币远期汇率升水。
由于汇率的标价方法不同,远期汇率贴水计算方法也不同。当使用间接标价法时,其计算方法是:贴水的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数。使用直接标价法时,其计算方法则是:贴水的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一贴水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贴水的幅度与两种货币的利率水平具有密切的关联。一般而言,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贴水。此外,国际经贸走势及政治局势的变动对远期汇率的贴水也会产生影响。
除了升水与贴水以外,远期汇率还可以用点数(Points )的方法来标价。所谓点数是指货币汇价数字中小数点以后的第四位数,表示远期汇率的点数分为两栏,分别表示买入价和卖出价,直接标价法买入价在前,卖出价在后,间接标价法相反。
二、简答题
6. 国际货币市场的分类。
【答案】国际货币市场是指资金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际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按照+同的借贷方式,国际货 币市场一般可分为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即银行对客户提供一年或一年以内短期贷款的市场。按照借贷对象的不同,又可 以分为银行同业拆放市场和银行短期借贷市场。国际银行同业拆放主要是跨国银行为弥补交易头寸的不足或准备 金的+足而在相互之间进行的资金借贷活动。国际银行短期借贷主要是指跨国银行对各国政府、跨国公司、进出口企业等客户提供资金融通借贷。
(2)短期证券市场。短期证券市场是国际间进行短期有价证券交易的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交易的短期有价证券种类繁多,一般包括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3)贴现市场。贴现市场是对未到期的票据按贴现方式给予融资的市场。贴现市场上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 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国库券和其他短期政府债券等,贴现业务的经营者即贴现商主要是商业银行、 贴现公司、票据经纪商和票据承兑所。
7. 分析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利弊。
【答案】(1)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是汇率制度的两大基本类型。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其参照
物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
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照汇率浮动的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从总体上看,浮动汇率制相对固定汇率制有以下特点:①汇率形式多样化;②汇率不是纯粹自由浮动而是有管理地浮动;③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大:④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元化的;⑤特别提款权等“一篮子”汇价成为汇率制度的组成部分。
(2)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固定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有:
①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固定汇率制度下不存在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②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竞相贬值。和浮动汇率制度相反,由于国家间的汇率制度固定,不会造成竞争性贬值行为。
③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不能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固定汇率制总是对货币政策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储备外流,最终对固定汇率的维持构成威胁,而恢复经济的均衡还得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调整与浮动汇率制下相比,一般要在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时才进行一次性的大幅度调整,这种调整对经济的震动与伤害通常比较剧烈。并且调整的因素并不限于经济因素,因此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更加难以预测,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跨国合约都将因为没有进行套期保值而面临巨大风险。
②固定汇率制可能损害国家的金融安全。在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未能及时调整的僵化的固定汇率一旦背离了国内外实际经济状况,就会成为投机资本攻击的对象。
③固定汇率制的缺陷还表现在,以汇率目标替代货币目标之后,不仅丧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可避免地会自动输入国外的通货膨胀,甚至可能出现内外均衡冲突。所以,在学者们还没有办法充分论证为什么汇率目标要比货币目标更加可信以前,就不能不重视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所要付出的这些代价。
(4)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与整个经济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乃至强制措施。
②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承诺维持某一汇率水平,因此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机会,政府也不需要为了保持固定汇率而保存大量的国际储备。
③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内外均衡易于协调。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专注于内部均衡,从而可以独立制定本国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
(5)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