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31公共管理综合之行政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代社会必须进行行政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的过程。
(1)行政改革之所以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
①行政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政府必须对传统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各国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引起各国政府对本国竞争力的高度重视。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行政改革成为当代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②行政改革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发展经挤、加强政府管理改革的中心任务。各国政府纷纷通过管理制度、政策、机制和方式的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行政法规、监督、廉政、民主制度等,从而较好地调节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间的矛盾。
③行政改革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当代科技发展是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灵活、高效、公开和透明政府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当代行政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目标。为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行政职权合理划分,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机构的精干高效,人事制度、领导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法规、行政制度的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等诸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行政改革才得以实现。
综上,无论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还是社会发展角度,行政改革都成为当今国家发展的一种趋势。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着行政改革,以期实现行政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由于我国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政府包办一切的惯性,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要求政府从原有的大操大办的角色转变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的角色上来,因此,这就迫切要求转变原有的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职能角色,而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因此,我国行政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抓住了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角色错位的关键所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才能从根本上矫正我国政府的角色,才能使行政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规范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界限和重点,所以我们看到历次行政改革都强调
转变政府职能,对各行政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划分和界定。
2. 简述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过程。
【答案】我国的《预算法》第62条规定: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具体过程如下:
(1)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然后,各级政府则政部门开始对本级各部门决算草案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审核无误后,编制本级政府决算草案,由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草案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杳和批准的一个月前,提交财政经济委员会,由财政经济委员会结合审计工作报告进行初步审查。
(2)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还要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我国目前采用的是行政审计模式,人大对政府决算的审查,主要是结合审计工作报告进行的。
(3)在审查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力针对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在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就决算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受询问或者受质询的有关的政府或者财政部门必须及时给予答复。
(4)各级政府决算经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并且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a. 如果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认为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决算有同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或者有其他不适当之处,需要撤销批准该项决算的决议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
b. 经审议决定撤销的,该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责成本级政府依照本法规定重新编制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c. 常务委员会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交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人民政府应当将研究处理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
d. 本级政府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同时,政府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总之,我国法律对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己经做了详细规定,但在实践操作中也有和法律规定不相符的地方。所以,只有严格遵守审查和批准程序,政府决算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3. 简述我国司法监督实践的方式。
【答案】(1)司法监督的内涵
司法机关监督指司法机关作为监督主体对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强制性监督活动。司法监督是兼具公正性与合法性的监督形式,对保障国家法制秩序的稳定,完善法制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其
监督主体与监督内容都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具有特定性。这种监督形式的重点是监督行政管理主体及其人员具体行为的合法性,其监督主体主要是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即国家法院,目前,各国司法监督实践主要包括两方面:①由专门的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系统对政府颁布的行政管理法规和行政措施进行审杳,以判断其是否违反宪法。②由司法机关对政府管理有关的行政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判,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即行政诉讼和行政裁判。
(2)我国司法监督实践的方式
我国司法机关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对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的具体的、违法的行政行为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①人民法院监督的具体方式
我国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它通过审理、判决与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相关的案件,处罚违法犯罪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对行政管理活动实行监督。人民法院监督的具体方式有:
a. 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依法追究行政管理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刑法案件所应负的违法、侵权的刑事责任;
b. 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依法追究行政管理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活动中所应负的违法、侵权的民事责任;
c. 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依法追究政府管理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负的违法、侵权的行政责任,保证行政工作的公正合法进行;
d. 通过司法建议通知书、司法建议书等形式,向有关机构及其主管部门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②人民检察机关具体监督方式
我国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维护国家法制的职责,主要是通过对行政管理组织机构人员触犯法律的罪行和利用职权犯罪的事件进行侦查、批捕和提起公诉来实施监督。检察机关具体监督方式有:
a. 对行政管理中触犯刑法的管理主体及其工作负责人进行批捕和提起公诉,以此来实行监督; b. 对利用职权询私舞弊、贪污受贿、失职读职以及重大责任事故之类的案件进行调查、批捕和提起公诉,履行监督职能;
c. 依法麟督刑事案件的判决、判决的执行以及监狱、看守所、劳改劳教机关的行为是否公正合法;
d. 对专门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过程实行监督,保证侦查工作的合法性与公证性。
4. 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1)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区别
行政学领域中的行政发展则是以第_次世界大战后对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基础展开的。对于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之间的关系,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者的因果关系上,也就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