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58综合考试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普通话一个字的字音由声母、韵母和______三方面组成,“安烟弯怨”四字的声母同属于______声母。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______”。
【答案】声调; 零; 入
【解析】按照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个字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称前段为声母,称后段为韵母。把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为声调。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称为“零声母”。普通话的调类系统来自古代汉语的调类系统。在我国南朝齐梁之间,就有人把古汉语分为四类声调,即平、上、去、入。
2. 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四定”分别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解析】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四定”具体是:定量,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编出《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各种专用字表,做到“字有定量”。定形,即废除异体字,使用规范的简体字,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做到“字有定形”。定音,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如确定异读字的标准读音法,做到“字有定音”。定序,即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规定几种检字法的标准。如部首检字法,要统一部首的数目,统一部首字笔画数的计算方法,统一同笔画数字的先后次序等,做到“字有定序”。
3. “明天”“明儿”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 “成功”“得逞”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
【答案】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解析】色彩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感情色彩是指,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而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是中性词。语体色彩,又称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变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如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
4. 会发翘舌音但发不好平舌音的人建议他们发音时把舌尖对准______,反之,会发平舌音但发不好翘舌音的人建议他们把舌尖对准______。
【答案】上齿背; 硬鳄前部
【解析】关于声母z , c , s 和zh , ch , sh 的发音辨析,不会发zh , ch , sh 的人,还要找出两套声母
发音的差别来注意练小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翘起来,对准(抵住或接近)硬愕前部; 而发舌尖前音时,舌尖不翘,对准(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5. 影响汉语声调最主要的因素是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
【答案】音高。
【解析】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在普通话里,同一个音节至少可以念成四种音高形式。
6. 汉语的熟语主要有成语、歇后语和_____语三种。
【答案】惯用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富于表现力,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
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例如:“耍花招、下马威、天晓得”等。
7. 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叫做,这种临时交际语如果作为母语传递给后代进一步学习所形成的混合语就是。
【答案】洋泾浜; 克里奥尔语
【解析】“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称克里奥尔语。
8. 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______方言、湘方言、赣方言、______方言、闽方言和______。
【答案】吴; 客家; 粤
【解析】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9. 语音的四要素是指度的大小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大点声说话! ”是指______大些。“小孩儿说话声尖”,“尖”是指______。
【答案】音长; 音强; 音高; 音色; 音强; 音高
【解析】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是语音的四要素。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音色又称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10.粤方言以______话为代表
【答案】广州
【解析】粤方言是中国七大主要方言区的方言之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州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的约一百来个县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二、简答题
11.下边两句,一个用对偶手法,一个不用。比较一下,用和不用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①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当向科学进军,不怕征途上的千难万险。
②向科学进军不畏征途坎坷,
朝四化迈步何惧道路崎岖。
【答案】第①句是一般陈述句,是散句形式,有口语风格,语言简单好懂,常用于一般语境。第②句是对偶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有节奏感,有书面语风格,语言凝练,便于记诵,常用于特殊语境。
12.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能够单独做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是虚词。
13.你对社会上某些人提出恢复繁体字、废除简体字的观点是如何看的?
【答案】这种观点是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汉字的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文字形体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简体字不仅降低了记忆难度,而且便于书写。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如果开历史倒车,重新恢复繁体字,不仅会增加读书写字的难度,而且给人们的交流带来阻碍。
(2)汉字改革工作经历了很长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许多先驱者在文字制度变革和文字内部的整理、简化两方面都提出好多方案和建议,并为改革汉字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汉字简化是汉字改革工作的重要部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行规范汉字”。只有使用规范汉字,才能充分发挥汉字的交际功能,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规范汉字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经过简化和整理的字表规定的现行汉字。跟规范汉字对立的是不规范汉字,它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不符合国家发布的汉字整理的字表规定的汉字,例如国家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整理的异体字、旧字形等; 另一个是写错或读错的错别字。要正确使用规范汉字,必须掌握国家发布的汉字整理的有关字表,并能切实纠正错别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还发布了汉字整理方面的字表,主要有《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及《部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