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636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减免分析测试中系统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认真仔细操作
B. 做空白试验
C. 增加测定次数
D. 增加测定样品数
【答案】B
2. (多选)关于红外光谱的吸收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诱导效应使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B. 物质分子发生互变异构时,吸收峰位置不发生变化
C. 共轭效应使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D. 氢键的形成使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答案】AC
【解析】物质分子发生互变异构时,吸收峰位置发生变化;氢键的形成使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3.
某化合物在紫外线区
A. 醛
B. 酮
C. 羧酸
D. 酯
【答案】A
【解析】吸收峰为醛的特征峰。
4. 关于荧光效率,下而错误的叙述是( )。
A.
具有长共轭的跃迁的物质具有较大的荧光效率
B. 分子的刚性和共平而性越大,荧光效率越大
C. 顺式异构体的荧光效率大于反式异构体
第 2 页,共 47 页 处有一弱吸收带,
在红外线区有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D. 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不同,对荧光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答案】C
【解析】
荧光效率也称荧光量子产率
吸收的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值。
影响荧光效率的因素:(1)分子结构的影响:发荧光的物质中都含有共轭双键的强吸收基团,共轭体系越大,荧光效率越高;分子的刚性平面结构利于荧光的产生;取代基对荧光物质的荧光特征和强度有很大影响,给电子取代基可使荧光增强,吸电子取代基使荧光减弱;重原子效应使荧光减弱。(2)环境因素的影响:溶剂的极性对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产生影响,溶剂的极性越强,荧光强度越大;温度对溶液荧光强度影响明显,对于大多数荧光物质,升高温度会使非辐射跃迁引起的荧光的效率降低;溶液pH 值对含有酸性或碱性取代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的荧光性质有影
响;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会使荧光效率増强;顺磁性物质如溶液中溶解氧的存在会是荧光效率降低。
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0.09V
B.0.18V
C.0.27V
D.0.36V
【答案】B
6. 某弱酸HA
的定义为荧光物质吸光后所发射的荧光的光子数与所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1.00mol/LNaA相混合的1.00mol/LHA的体积约为( )。
A.200mL
B.50mL
C.lOOmL
D.150mL
【答案】B
7. 在GC 分析中,定性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答案】B
【解析】在GC 分析中,定性参数是相对保留值或保留指数,因为它们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而与实验操作条件无关。
第 3 页,共 47 页
8. 以二甲酚橙(XO
)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
是( )。
A. 黄到红
B. 红到黄
C. 紫到黄
D. 红到紫
【答案】A 滴定EDTA ,终点时溶液颜色
9. 某分析方法按R=4X—3Y 的关系计算结果。设X 的标准偏差为0.1,结果R 的标准偏差为0.5, 则Y 的标准偏差为( )。
A.0.1
B.0.01
C.0.4
D.0.5
【答案】A
【解析】
A. 玻璃电极常数不确定引起的误差
B. 碱差
C. 酸差
D. 温差
【答案】A
11.极谱分析时,在碱性条件下常用的除氧剂为( )。
A. 通入氯气
B. 加入碳酸钠
C. 加还原铁粉
D. 加亚硫酸钠
【答案】D
12.电位滴定法是借助于电极电位的变化确定( )的方法。
A. 溶液pH 值
B. 滴定终点
C. 离子浓度
D.A ,B 和C
【答案】B
【解析】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待测离子浓度变化最大,从而有电位突跃,所以可以用电极的电
第 4 页,共 47 页 10.测定溶液pH 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目的是消除(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