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828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荧光光谱

【答案】荧光光谱也称发射光谱。在一定条件下,

固定激发波长

录荧光强度(F ), 以荧光强度F

对发射波长射波长下,荧光物质发荧光的相对强度。

2. 浓差极化现象。

【答案】极谱分析中,电解时由于电极表面金属离子被还原,使其在电极表面的浓度低于溶液本底的浓度,电极电位将偏离其原来的平衡电位而发生极化现象,这种由于电解过程中在电极表面浓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极化现象称为浓差极化现象。

3. 参比电极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电极电位基本恒定的电极。

4. 称量形式

【答案】称量形式是沉淀形式经处理后供最后称量的化学组成。

5. 电荷迁移

【答案】用电磁福射照射给体化合物时,电子从给体轨道向受体相关轨道跃迁,此类跃迁吸收很强(s>10),吸收波长较长。

6. 红外非活性振动

【答案】红外非活性振动是不能引起偶极矩变化,不吸收红外线的振动。

4

扫描发射波长记

作图得到的曲线为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说明不同发

二、简答题

7. 简述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测量条件的选择。

【答案】(1)测量波长的选择; (2)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3)参比溶液的选择; (4)标准曲线的制作。

8. 什么是化学因数?运用化学因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通常称为“化学因数”或称“换算因数”。运用化学因数时,必须注意在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前乘以适当的系数,使分子分母中待测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9. 何谓均匀沉淀法?其有何优点?试举一均匀沉淀法的实例。

【答案】均匀沉淀法是指沉淀剂在溶液内部缓慢、均匀地析出,与待沉淀离子形成沉淀的方法。其优点是可避免溶液中局部过浓现象,有利于生成晶形沉淀。

10.选择一种可以明确区分以下同分异构体的波谱分析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方法一,

可用其中最高场的高场的

化合物A 有4组峰,

从高场到低场积分曲线高度比为

是一个三重峰;化合物B 只有3组峰,从高场到低场积分曲线高度比

是一个有6个氢原子的二重峰。

方法二,可用质谱。在电子轰击质谱中,这两个化合物都易发生苄基位置的断裂,生成丰度 最大的碎片离子,化合物A

生成离子,而B

生成

11.为下列各组混合酸(碱)的滴定选择一种合适的指示剂:

(1)用0.lOOO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00mol/LHCl和0.1000mol/LNH4Cl混合溶液中的的

时;

(2)用0.lOOO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

时;

(3)用0.1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0.l000mol/LNaOH和0.1000mol/LNaAc混合溶液中的NaOH 时;

(4)用0.1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时。

【答案】(1)甲基红;(2)甲基橙;(3)酚酞;(4)酚酞

12.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什么具有控制溶液pH 的能力?

【答案】因为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有抗碱组分弱酸和抗酸组分共轭碱,所以该混合溶液在某种范围内具有控制溶液pH 的能力。

13.写出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答案】参考水准

和0.1000mol/LHAc混合溶液中

和0.1000mol/LNaAc混合溶液中的

14.按习惯分类方法电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种方法?并从电极与溶液界面的结构以及电极反应的角度分别加以说明。

【答案】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在零电流条件下测量电动势的为电位分析法,它又可分为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伏安分析法;其中若使用滴汞电极的则称为极谱分析法;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电导分析法。

三、计算题

15.计算

【答案】

相当于FeO 的重量。

中含有2mol 的Fe ,

相当于

所以换算因数应为:

由换算因数计算FeO 的重量:

16.

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

称取0.5000g 试样,处理后,加入显色剂邻二氮菲显色并稀释至

50.0mL ,然后用lcm 比色皿测定此溶液在510mn 处的吸光度为0.430, 计算试样中铁的含量?当显色溶液再稀释一倍时,

其透光率为多少?已知

【答案】试样中铁的含量为:

若将溶液再稀释一倍,则吸光度变为:

这样,可以得到此时的其透光率为:

17.测定血液中的钙时,常将中,然后用

20.00mL ,进行上述处理,用该

【答案】过程反应为

沉淀为

当沉淀完全后,过滤洗涤,溶解于硫酸

标准溶液滴定。现将2.00mL 血液稀释至50.00mL ,取此溶液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2.45mL ,求血液中钙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