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10新闻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阐述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要求。
【答案】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方国家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1)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
①新闻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即态度上的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维护新闻客观性原则,要做到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新闻内容真实准确。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讲,客观性并不是指类似科学实验班的精确,而是记者要努力写出或作出不带个人感情并将事实和观点分开的新闻或报道。
②客观性报道包含三层含义:a. 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b. 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 c. 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这三层含义构成客观性报道的基本框架。
③客观性报道的含义意味着对事实的尊重,对记者主观的否定。但事实上,报道的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即在实际工作中,记者在选择事实中能否真的不带偏见,能否真的抱超然态度,选择、报道事实能否和记者的价值判断完全分离? 无论是对新闻工作的现状调查或从理论上分析,彻底摆脱偏见是困难的。
(2)新闻客观性的实践要求
①完整(或称全面)。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西方新闻学称之为“多维的背景材料”。
②平衡(或称对等)。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者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的情况下,报道应该让各种见解或让双方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篇幅、播放时间)偏袒一方。
③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客观性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字像面包团一样,你可以将文字拿起来,按揉、捏制、挤压,用模子做成你所希望的形状。然而在进行客观性报道时,得剔除掉感情色彩,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④引语的运用。它能使报道具有真实性,使读者觉得记者就在新闻现场聆听了原话或接触了
消息来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引用原文可以避免记者对某一事件的性质、意义、影响直接作出评判,避免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麻烦。
⑤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信息概念的引进,也使客观性报道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在纯信息的新闻报道中,客观性报道将是主要的报道方法,像某些灾难性事故、突发性事件、社会上众说纷纭的某些现象、民事纠纷、某些国际新闻、经济信息等,可以让客观性报道一试身手。尤其是股市行情、期货行情、商品市场物价行情等等,都需要用客观性报道方法。
2. 组织传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具体而言,组织传播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音区协调
组织中的各部门、各岗位都由一定的信息渠道相连接,每个部门和岗位同时也都执行着一定的信息处理职能,是组织传播的一个环节。这些环节通过信息的传达和反馈相互衔接,使各部门和岗位成为既各司其责,又在统一目标下协同作业的整体。
(2)指挥管理
组织目标和组织任务的实施需要进行指挥管理。在一个组织中,从具体任务指令的下达、实施、监督、检查、总结,到组织活动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管理,都体现为一定的信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互动的机制下进行的。
(3)决策应变
组织是一个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有机体,它不断面临组织内部和外部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决策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的基础之上的。
(4)形成共识
一个组织要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组织目标和宗旨、组织规则、组织方针和政策等等,在组织成员中形成普遍的共识。共识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内的传播互动过程,必然伴随着围绕特定问题的信息传达、说明、解释、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
3. 何谓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有何基本特点? 全球传播与国际传播是何种关系?
【答案】(1)全球传播的含义和基本特点
①全球传播的含义
在20世纪末,全球传播(globalcommunication )问题成了举世瞩目的新焦点,也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关于什么是全球传播,目前还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它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全球传播:
a. 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卫星通信技术、跨国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新媒介的发达和普及,形成了一个全球性
的信息传播系统,它们所带来的,是远距离传播的信息量与质的飞跃以及不同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信息交流的普遍化和日常化。
b. 全球传播的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各样的政府间国际机构。而在全球传播当中,在国家和政府间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里既包括各种各样的跨国活动团体,也包括以开拓世界市场为目的的企业,还包括活跃在电子网络上的众多个人。
c. 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的现状而言,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依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但与此同时,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如国际电话、传真、个人电脑以及因特网上电子邮件、数据库等各种信息收集、处理和传输的手段和工具,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 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全球传播中,人们关心的对象与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和本民族,他们还必须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而思考和行动。
e. 全球传播中的文化关系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
全球传播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与此同时,由于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和信息传播日益频繁,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摩擦、碰撞和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
(2)全球传播与国际传播的联系
二者的相互联系主要体现在其传播主体、传播信息范围和传播目的有很大的交叉性。
①他们最大的传播主体都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各样的政府间国际机构;
②在范围上,他们都是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
③在传播目的上,他们都有很强的政治性,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占核心地位。
(3)全球传播与国际传播的区别
①概念涵义不同。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而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②研究的主体不同。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包括国家、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机构、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和个人。而全球传播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媒介仍然是大众媒介,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研究的范围不同。国际传播研究以国家为中心的问题,主要是国际政治和国家关系。全球传播研究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除“国际传播”研究的间题外,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摩擦、碰撞和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影响等问题,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全球传播研究范围具体包括文化、国家发展、对外政策与外交、国际纷争及其解决、技术、新闻与信息流通、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大众传播制度、控制与政策、人权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