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方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618语言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从语音四要素的角度看, “衣”、“易”的区别在于______,Live 与leave 的区别在于______。

【答案】音高; 音长

【解析】语音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衣”、“易”的区别在于声调(调型)不同,声调属于音高:Live 与leave 的区别在于音素[i]的发音长短,属于音长。

2. 现代汉语属于______语言学,汉语史属于______语言学。

【答案】共时; 历时

【解析】语言研究可以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历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3. 词可以分为语法词和______,后者指主要用于指代物质、

【答案】词汇词

【解析】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4. 汉语里的声调的不同,主要是由______的不同变化决定的。语音的诸物理要素中,______是区别意义最重要的要素,而这一要素又跟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三个条件密切相关。

【答案】音高:音色; 发音体; 发音方法; 共鸣器形状

【解析】汉语里有几种声调、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不同变化决定的。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无疑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在不同语言中区别意义的作用却不尽相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只种:第一,发音体不同:第二,发音方法不同:第尸,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5. 语言能生成长度无限的句子是因为组合有______性。

【答案】递归

【解析】语言是用有限的词的单位通过有限的递归法则无限次递归形成的系统。

二、判断题

6. 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答案】正确

【解析】述宾短语是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述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动词加动词只要是表示这样的关系,也是述宾短语,例如“接受批评”,“接受”是动词,“批评”也是动词,“批评”又是“接受”的对象,因此是述宾短语。

7. zhi (知)中的i 实际上为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答案】正确

【解析】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唇形不圆

三、简答题

8. 什么叫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

①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②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单纯为求新而换个新鲜说法都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随时得到反映,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例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 space"(外层空间)、"moon walk"(月面行走)等新词; 新词新语加入语言的词汇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在语法规则的使用上,新词的加入则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2)语言各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①北京话的辅音音位/k//ts/两组音在与韵母组合的时候只有开、合二呼,而那是因为//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开、合一呼前的/k//ts/保持不变,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这是辅音声母在不同介音之前的变化的不平衡,是演变不平衡性在语音子系统内部的具体体现。

②词汇内部的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词汇中表示交际中基本概念的基本词汇是不容易发生变动的,如“天、地、人、手”等词。而一般词汇则是变化较快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演化。

③语言系统中所谓的不规则现象,某些惯用法是古汉语保留在今天语言系统中的历史层积,是语法演变不平衡性的见证。

(3)同一语言现象的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不一样,于是形成了地域方言

和亲属语言。例如,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tc/,在广州却保持/k//ts/不变,在苏州则是/k/变成/tc/,而/ts/不变(/ts/后的撮口变齐齿)。

(4)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言语社团的变化方向也不一样,于是形成了社会方言。

9. 辨析下面的同义词。

商量/商榷截止/截至

【答案】(1)商量/商榷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动词,都表示“交换意见”的意思。

b. 从语法功能卜来讲,二者都能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

第一,理性义:“商量”着重指对有不同看法、欠缺错误的意见观点提出讨论,除用于意见观点外,还广泛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商榷”指一般的协商讨论,多用于意见观点。

第二,色彩义:“商量”多用于口语; “商榷”要庄重些,多用于书面语。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

第一,“商量”后面可接表动作时间的词语。例如,商量了一会儿。但不能说“商榷了一会儿”:“商量”能做“有”的宾语,“商榷”不能。

第二,“商榷”可以用在形式动词之后组成述宾结构,如“进行商榷”、“值得商榷”,而“商量”不可以。

(2)截止/截至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一者都是动词,都表示到某一时间点上的停止。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充当谓语、定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b. 从用法上来讲,“截止”置于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后,“截至”则置十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前,情况正好相反。

10.有人说,汉语难学是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态变化; 英语则相反,有着完美的语法形态。汉语差英语好,所以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请举出汉语和英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主要理由如下:

(1)语言类型不同决定语法结构不同

①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孤立语中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