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同济大学法学院857法学综合二(含法理学、刑法学)之经济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经营者的信息提供义务。

【答案】经营者有义务提供一切真实信息,不作虚假宣传,这是消费者实现知情权的保障。这义务包括:①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②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所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③商店提供的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④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⑤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2. 实行名牌战略的意义何在?

【答案】我国实施推进名牌战略的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具有重大意义。

(1)名牌战略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知名品牌往往就是企业形象良好的具体证明。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名牌战略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改善,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名牌战略的实施,_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

(2)名牌战略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利用名牌无形资产的优势在投入阶段降低成本,如低价采购、低成本筹资等等; 在销售阶段利用名牌战略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名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当很好利用的有价值资源,其使用并不逊于有形资产的作用。

(3)名牌战略可以提高员工向心力。名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粘合剂。一个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内部组织管理中更容易统一意志,协调行动。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可通过名牌战略而培养提高。名牌战略还可提高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更能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4)名牌战略可以促进产品销售。在残酷的市场面前,谁能实现产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跳跃,谁就能占领市场。名牌战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可以让消费者日益认识到名牌的价值之所在,对名牌越来越情有独钟。经调查表明,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都高于非名牌的同类产品。

(5)名牌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名牌战略可以振兴一方经济发展,使地区优势得以发挥,并以名牌企业产品为核心,形成“互联网络”。凭借名牌产品的名气,提高地区知名度,树立地区形象,改善本地区内引外联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对企业而言,可以形成名牌产品系列,促进相关产品的崛起。

3. 简述能源法及能源法经济观。

【答案】(1)能源法的概念

①实质意义的能源法,指关于能源合理开发、加工转换、储运、供应、贸易、利用及其规制,保证能源安全、有效、持续供给的能源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形式意义的能源法,指能源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各种形式。这包括制定法和非制定法。

(2)能源法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法作为独立的法的部门而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作用在于:

①能源问题的解决需要能源法。

②能源物质利益关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过程性特点及其调整方法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必须有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一一能源法对其进行完整、系统和全过程的调整。

③能源法己为各国普遍采用,使能源开发利用及其规制合理化、有序化,为能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空间。

④能源法及其制度已同其他法律及其制度结合成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3)能源法经济观

①能源法经济观的概念

能源法经济观,是指一系列从经济角度分析、研究能源法思想与精神的理论和观念。

②能源法经济观的意义

a. 使得能源法公正、正义、科学的属性建立在需求与供给、成本与绩效、最大化、效率、均衡等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使能源法规范和制度都可以在经济上找到答案,使能源法的分析不再是空洞抽象的逻辑演绎,而是丰富具体的制度分析、制度比较和实证考察。

b. 使能源法立法、守法、执法、司法和对现行制度的诊断与评价成为富有经济成效的理性活动。

c. 能源法经济观是能源立法的思想基础、能源法守法的评价标准、能源法执法的指导原则、能源法司法的价值准绳、对现行能源法及其制度进行诊断的依据。

③能源法经济观的构成

a. 能源持续发展观,指在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能源法及其制度安排,使能源开发利用及其规制合理化,用以保证能源安全、效率、持续供给,满足社会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观念。

b. 能源市场供给观,指在承认能源资源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安排能源产权制度,确定和培育产权主体,界定产权边界和交易规则,将能源资源及其产品纳入市场供给制度,用以追求能源开发利用及其规制的合理化和能源安全、效率、持续供给的理论和观念。

c. 能源政府规制观,指在承认能源市场供给的基础上,通过安排规制能源开发利用的行政权制度,确定行政主体地位及其权限、规制范围和程序,保证政府规制在弥补市场供给不足的同时代表公共选择,用以保证能源开发利用合理化和能源安全、效率、持续供给的理论和观念。

d. 能源技术创新观,指在承认技术对能源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通过产权、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制度安排与推动先进能源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的安排,激励能源开发利用者进行技术创

新,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外部性费用的理论和观念。

4. 简述我国企业组织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企业组织制度包括公司组织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组织制度、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和合伙企业的组织制度。

(1)公司组织制度

①我国公司组织机构设置的特点

a. 沿袭大陆法系国家的普遍做法,采取分权制,设立三种专门的公司机关:股东会,为公司的权力机关; 董事或董事会,为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和日常经营决策机关; 监事或监事会,为公司的监督机关。

b. 区分公司种类以及公司规模,设置繁简不同的公司机关。

c. 公司机关的组成上体现一定的职工民主管理。

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②公司组织机构职权中的分权原则

a.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b. 在股东会之下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行使公司的业务执行和监督职能。

(2)外商投资企业组织制度

①机构设置上,外商投资企业设权力机构和经营管理机构两个层次。

②组织机构的职权划分上,体现了集权和适当的分权。

③董事会和联合管理委员会的议事规则,体现了对少数股权持有者的保护。

(3)国有企业组织制度

①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负责制,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由厂长(经理)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的一种企业内部领导制度。

②实行民主管理。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同时,实行民主管理也有助于国有企业的凝聚力,保证厂长负责制的真正实行。

(4)合伙企业的组织制度

①合伙企业事务的决策

与法人企业不同,合伙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合伙人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事务均有决策的权利。

②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由于合伙企业的人合性质,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是合伙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同时也是一项重要义务。

③伙企业事务执行的监督权是合伙人的一项重要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