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34西方哲学史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百科全书派

【答案】百科全书派是指在18世纪参与由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全称《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编纂工作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是反宗教迷信、树立理性的思想领袖,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孟德斯鸡、伏尔泰、卢梭、孔狄亚克、拉美特利、狄德罗、达朗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影响着当时法国每个有教养人士的基本信念。他们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贡献掀起启蒙运动的高潮。然而,百科全书派启蒙思想家们的哲学观点各不相同,他们并不属于某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

2. 洛克的观念

【答案】洛克的观念是指我们通过感官感知事物时、或者在反省中以内省方式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时,直接意识到的东西,一也就是说观念是理智中的感觉事项或内省事项的摹本。在洛克看来,观念是思想或感觉经验的内容,是我们所具有的关十某个对象的思想。也可以说,观念是记忆和想象的对象。洛克将观念分为两种:①简单观念,它是不能进一步分解为组成部分的观念,包括我们关于红色、痛苦和点的观念; ②复杂观念,它是由简单观念组合而成的观念,包括抽象的观念、普遍的观念、共相和某些反省观念。

3. 康德的建筑术

【答案】康德的建筑术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含义:①全部人类知识的系统联系; ②构造这样一种体系的艺术。人类理性内在地具有建构功能,所有来源于纯粹理性的知识同属于一个体系。建筑术的体系如下:把哲学分为第一哲学与经验哲学,把第一哲学分为纯粹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体系,把形而上学分为道德形而上学和自然形而上学,把自然形而上学分为关于知性和理性的先验哲学和自然科学,把理性自然学分为先验的和内在的,把先验自然学分为理性宇宙学和理性神学。可见,他的建筑术体系是有逻辑基础的。

4. 黑格尔的反思

【答案】黑格尔的反思是指反复思考直接呈现在心灵中的事物,并产生关于它的思想。反思从直接给予的事物开始,再发现事物背后本质的和有意义的东西。反思涉及思维的思维。心灵根据同一性、差别、非矛盾和充足理由的原理来反思事物的本质。他认为,反思是局部的,只提供关于对立面的知识,而非本源的知识,它仍然保持规定的孤立有效性,而固执在对立中。反思是知性思维通往理性思维的桥梁,它不同于思辨,思辨是整体的,能提示对立的根本统一。

二、简答题

5. 简述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分类和功能的观点。

【答案】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有生命的事物运动的原因。

(1)对以往灵魂观的批判

①对柏拉图的灵魂观的批判

柏拉图倾向于把灵魂当作独立的运动实体。关于这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宿主,灵魂的活动是宿主的活动。因此,感情和知觉等活动不仅是灵魂自身的活动,也是宿主的活动;

②对二元论的批判

二元论把灵魂和身体看成两个分离的实体。关于这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灵魂和身体是两个独立的实体,那么就不能解释两者在本性上的适合,灵魂不能以任何一种形体为工具,灵魂与身体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不能被归结为实体之间的外在关系。

(2)灵魂的定义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在宇宙中被排列为由低到高的等级,有生命的事物比无生命的事物更高级。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无生命的事物没有灵魂。

②他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灵魂是生命的现实性原则。

③生命是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灭变化的运动过程。生命有潜能和现实两个方面,潜能即身体的潜在能力,灵魂使身体的潜能转变为现实的生命活动。即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这种原因是自因,与从外部推动生命的事物做位移运动的推动力小同。

(3)灵魂的分类

一切有生命的实体都有灵魂。有生命的实体分植物、动物和人三大类,灵魂也相应地分成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

①特点

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在逻辑上是按照种和属的顺序排列的,在事实上则被排列为由低到高的等级。

a. 植物灵魂是灵魂的最普遍的种,包含在一切灵魂的定义之中;

b. 动物灵魂是植物灵魂的属,它的定义由植物灵魂(种)和感性功能(属差)构成;

c. 人类灵魂是动物灵魂的属,它的定义由动物灵魂(种)和理性功能(属差)构成。因此,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②功能

逻辑上由普遍到特殊的关系在事实上表现为由低到高的等级,较高一级的灵魂具有较低级灵魂的功能。

a. 植物灵魂的功能是消化繁殖,这是生命活动最普遍的特征;

b. 动物灵魂除了具有植物灵魂的功能之外,还有感觉、欲望和位移的功能。感性活动是动物的最普遍的特征,因此,又称“感性灵魂”;

c. 人类灵魂除了具有植物灵魂和动物灵魂的功能外,还具有理性思维的功能,因此,又称“理性灵魂”。

这表示较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以其作为它的一个构成因素。灵魂不是一个复合体,灵魂及其构成因素是无形的。它们之间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普遍的种寓于特殊的属之中。

6. 康德是如何批判理性心理学的。

【答案】(1)理性心理学的观点

理性心理学认为灵魂是一种实体,因此灵魂是知识的对象。理性心理学对灵魂是一种实体的论证如下:

①大前提:实体是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

②小前提:灵魂(思维存在者)是一种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

③结论:灵魂是实体。

康德认为,传统的理性心理学在没有感性直观的情形下,把“实体”的范畴运用于“灵魂”理念时,会产生逻辑的悖谬。他还认为,知识是概念和直观的结合,那么,断定灵魂是一种实体,不仅要依靠推理,还需要依赖感性的直观。

(2)康德对理性心理学的批判

康德认为这个推理的悖谬在于犯了三段论推理中的“四名词”的错误,即中项没有保持同一意义。这个推理中的中项是“主体”,大前提中的“主体”是指可能在直观中呈现的实在的主体,事物的独立存在,它是人的意识之外的认识对象; 小前提中的“主体”是指认识主体,是自我意识,它不属于现象界,不可能被感性直观到,因而不具有客观性。理性心理学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康德的“实体”只能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是指经验对象的独立存在。康德认为理性心理学把思维主体的灵魂作为实体,造成了理论前提的根本性错误。

7. 简述爱尔维修的社会伦理思想。

【答案】爱尔维修的社会伦理思想是一种道德学,主要是闻明人类幸福的含义和获得幸福的手段。

(1)批判“天赋道德”论

爱尔维修以感觉论为理论基础,批判了“天赋道德”论。他认为道德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是后天环境的产物,天赋道德是不存在的。他把感觉分为肉体感觉性和记忆两种:肉体感觉性是指接受外界对象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各种印象的能力,记忆是指保存这些对象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印象的能力。

(2)自爱

①道德科学的基础是快乐主义。

他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要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研究人。因人是由物质的肉体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