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民办学校招生关系到各民办学校的命运和命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莞经济地位的提升,东莞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化。内靠管理体制格局的优化,外倚深圳、香港的辐射效应,东莞经济持续繁荣。经济的高速发展,曾一度拉大了与文化教育的差距。东莞曾一度被外界“誉”之曰“经济绿洲,文化沙漠”。当然其中有着夸大的成分,但是这也足以引起东莞文化教育的“哗变”——在政府机构花大力气兴办教育的同时,民资机构也蔚然成风地参与到东莞的教育行列里来。纵观东莞的民办教育历史,不难发现,东莞的民办教育走过了一条由小规模走向大规模,不规范到逐步规范,从自发发展到有序提升的一条奋进之路。民办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资金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注入进来,拓宽了教育资金的筹集渠道。改变了政府包办教育的大格局。尤其是民办教育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对教育种类、数量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催化。更是解决了流动人口(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迫切需求。但在民办教育轰轰烈烈蓬勃发展的同时,民办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招生市场混乱、生源质量退化、管理层次参差、教育质量影响招生格局等问题。本文在关注东莞市民办教育对全市整体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同时,集中对民办学校招生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并以东莞市四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结合相关理论、数据,依据内外因来分析出造成东莞市民办学校招生问题的主要成因:一是政府扶持和管理不到位;二是社会对民办学校的认识不足;三是金融风暴的冲击;四是民办学校自身各方面建设的缺陷等。结合这些成因,本文尝试提出就如何规范招生市场秩序,提高社会对民办学校的认可度,以及怎样加强民办学校自身建设等三方面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期能为改变东莞市民办学校的招生现状给出一定的建议,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助力东莞民办教育更加规范化的有序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