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多磷酸核苷酸。

【答案】

多磷酸核苷酸是指

更多的磷酸核苷。

2. 结合蛋白质。

【答案】结合蛋白质是指除含有氨基酸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糖、脂肪、核酸、磷酸及色素等),保证蛋白质的正常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例如: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金属蛋白、黄素酶、磷蛋白等。

3. DNA 变性

功能发生降低或消失。

4. 结构基因。

【答案】结构基因是指操纵子中表达一种或功能相关的几种蛋白质的基因,受同一个控制位点控制。

5. 抗体酶(abzyme )。

【答案】抗体酶即催化性抗体,是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酶的高效催化性巧妙结合的产物,其本质上是一类在可变区赋予了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6. 蛋白质拼接(protein splicing )。

【答案】蛋白质拼接是指将一条多肽链中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切除、同时将两端的氨基酸序列连接在一起的翻译后加工方式。

7. 变构酶。

【答案】有些酶除了活性中心外,还有一个或几个部位,当特异性分子非共价地结合到这些部位时,可改变酶的构象,进而改变酶的活性,酶的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 受变构调节的酶称变构酶 (allosteric enzyme),这些特异性分子称为效应剂(effector )。变构酶分子的组成一般是多亚基的。分子中凡与 底物分子相结合的部位称为催化部位(catalytic site ),凡与效应剂相结合的部位称为调节部位(regulatory site ), 这二部位可以在不同的亚基

第 2 页,共 30 页 核苷酸的磷酸基进一步磷酸化成的二磷酸核苷、三磷酸核苷或 【答案】DNA 变性是指DNA 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不破坏一级结构,而生物

上,或者位于同一亚基。

8. 肽链外切酶。

【答案】肽链外切酶是指从氨基端和羧基端逐一±也将肽链水解成氨基酸的酶类,包括氨肽酶和羧肽酶。

二、问答题

9. 某些细菌能够生存在极高的pH 环境下(pH 约为10),你认为这些细菌能够使用跨膜的质子梯度产生ATP 吗?

【答案】这样的细菌不能够使用跨膜的质子梯度产生ATP , 这是因为如果要求它们与一般的细菌一样使用质子梯度产生ATP , 则需要其细胞质具有更高的pH ,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是不能生存的。当然,这些细菌可使用其他的离子梯度,比如钠离子梯度驱动ATP 的合成。

10.如果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均被用于氨基酸合成,那么三羧酸循环将如何正常进行?

【答案】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是TCA 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因此必须得到补充。生物体内,

酮戊二酸可可以通过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催化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在TCA 循环中,

以通过草酰乙酸得来。

11.如果有某一突变导致肝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酶的失活,这对机体利用葡萄糖为能源会有何影响?

【答案】由于该突变会导致肝细胞不能将葡萄糖输入血液,则除非以食物方式提供,那些依

赖葡萄糖的组织将无法行使其正常功能;换言之,该突变将导致肝细胞失去调控血糖稳态的作用。

12.有一种酶E 作用底物S 产生产物P 。化合物C 是这一种酶的别构激活剂。使用定点突变技术将酶E 的Val57突变成其他集中氨基酸残基。将野生型和突变体纯化以后,分别在有C 和无C 的条件下测定酶活性,活性分析的结果见表:

(1)根据突变体的数据,你认为Val57位于别构中心还是活性中心?

(2)根据氨基酸的性质,解释突变如何影响到酶E 的活性?

【答案】(1)突变对酶的基础活性(无C 时)没有影响,说明Val57不是酶活性中心的一部分或者与别构中心有关。相反,在有C 时,Val57的突变对酶活性影响很大,这说明Val57的取代影响激活剂C 与别构中心的结合,进而影响到活性中心的构象和活性。

第 3 页,共 30 页

(2)Val 和Ala 都是疏水氨基酸,不带电荷,因此

的功能影响不大。但Ser 和Glu 都是极性氨基酸,所以属于保守性突变,对别构中心或突变都能影响到C 的结合,降低C 的激活效果,但与Ser 不同的是,Glu 既是极性氨基酸,又带电荷,故影响的效果更大。

13.如果某一研宄人员声称利用PCR 技术获得了纯的恐龙DNA , 你将如何判断其真实性?

【答案】因为PCR 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少到1个分子的DNA 放大(扩增),声称获得恐龙DNA 会使人怀疑其真实性。需要对得到的DNA 测序,看看DNA 序列是否与人、细菌或真菌类似,如果类似,放大的DNA 可能是来自污染。如果测序结果与鸟类或鳄鱼类似,得到的DNA 有可能是恐龙DNA ,因为这些动物进化与恐龙亲缘关系近。

14.参与IMP 合成的第一个酶利用Gin 作为氨基的供体而不是直接使用氨,这个现象在其他地方也能发现。为什么自然利用一个更耗能的过程(Gin 作为氨基供体需要消耗ATP )?

【答案】参与IMP 合成的第一个酶实际上催化的是一种转氨基反应,该反应的机理是含有孤对电子的N 原子进行亲核进攻。然而在生理pH 下,氨被质子化,形成孤对电子不再存在,从而使转氨基反应无法进行。利用Gin 作为氨基的供体就可以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15.如果上题中五个肽的混合物,在Dowex-1(—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上以pH 从10到1.0连续变化的缓冲系统作洗脱,试分析每种肽洗脱的相对次序。

【答案】在pH10时,题中的各种肽均带负电荷,都能与Dowex-1上的阴离子发生交换。肽

,带的负电荷愈多,与Dowex-1树脂的结合能力就愈强。题中肽(4)带的负电荷最多,其次是(3)

再次是(2),肽(1)和(5)带的负电荷最少且相近。随着洗脱时pH 的下降,带负电荷少的最先洗脱下来,所以其洗脱次序为(1)~(5), (2),(3),(4)。

16.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可预测它的三维结构,下面是一段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1)基于以上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将会在何处形成弯折(bend )或转角

(2)何处形成链内二硫键?

(3)假定此序列是一个较大的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的一部分,指出以下氨基酸残基:D 、I 、T 、A 、Q 、K 的可能位置(在蛋白质的表面还是内部),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1)弯折(bend )最可能出现在7位和19位,即脯氨酸残基处,在顺式构象中的脯氨酸残基伴随着转角(turn )。

(2)在13位和24位的半胱氨酸残基之间可以形成二硫键。

(3)极性和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D 、Q 、K 位于球状蛋白质分子的表面,而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如A 、I 位于球状蛋白质的分子内部。苏氨酸(T )虽然有极性,但是在水中极性接近零,所

第 4 页,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