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342农业综合知识四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论述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答案】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是消除城乡融合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2)设置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制度,替代旧制度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激励,以求各种资源的效率调整到最佳状态;
(3)当新的制度中又出现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因素时,应及时予以调整,继续推进制度创新迈向更高阶段;
(4)任何国家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都同时又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阻碍城镇化的制度逐渐瓦解,而新生的促进城镇化的制度不断涌现;
(5)—种有效的供给激励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或阻碍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就是力求消解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创制有效率的制度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即使在不改变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也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对于我国整个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2. 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有什么启示?
【答案】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从多方面入手发展农村教育,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各方面的问题,做到全而不漏。
(2)提倡农村平民教育观,抛弃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给予每一个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3)坚持“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将理论学习与实习相结合,并且以“做”为中心,深入实地进行实践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3.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
【答案】要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让国家的政策优惠真正的惠及到每一个农民,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2)坚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保障机制,整合县级卫生机构资源,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医途径,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农村卫生服务。
(3)提高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的比例,增加对农民看病问题方面的资金投入。
(4)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严格实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和农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规范农村卫生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卫生服务。
4. 怎样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其目标与要求?
【答案】(1)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①“生产发展”是指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
②“生活宽裕”是指农民生活水平要有实质性提高。
③“乡风文明”是指乡村民俗要倡导新风尚》
④“村容整洁”是指乡村面貌要有新提高。
⑤“管理民主”是指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5. 怎样理解和认识贫困?
【答案】贫困是一种状态,指人在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以至于不能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维持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
贫困可以分为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1)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
①狭义贫困是指经济贫困,反映的是维持生活和生产的最低标准。
②广义贫困是除经济意义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外,还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宗教活动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即从广泛的经济、社会、文化范围来考察贫困。
(2)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①绝对贫困是“泛指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或难以维持”。 ②相对贫困指“温饱基本解决,简单再生产能够维持,但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或能力很弱”。
6. 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从整体上来说,传统农村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乡土性
传统农村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乡土性是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底色,
是传统农民的重要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2)封闭性
由于农村文化的乡土性底色,决定了农村文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由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民一般不需要与外界交往,囿于一个小地方,形成了较为封闭的文化特性。
(3)相对静态性
①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看,传统农村文化基本可以说是相对静态性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文化变迀的根本动力。在传统农村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对抗关系,生产力没有根本改变生产关系的要求。
②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由于农村文化的封闭性,农村文化一般很少与外界文化交流,农民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传统性。
(4)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农村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即多样性。我国区域广阔,各地农民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
7.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应怎样处理政府的责任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疾病威胁或需要进行预防时,由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制度。在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与核心部分。
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在处理政府的责任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要承担起这一重要职责,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增加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争取保障每一位农民都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障制度所带来的好处。
(2)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要正确对待市场化所带来的影响,重视市场化的作用,帮助政府承担一部分责任,发挥市场在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的为农村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3)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要正确处理政府的责任和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坚持政府第一、市场第二的原则,尝试着将两者相结合,并运用到农村事业中,在实践中保障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8. 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取得新的进展,高中阶段教育也不断提高。
(2)农村成人教育有所恢复,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得到巩固.
(3)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职务、年龄等结构渐趋合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