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专业技法之中国电影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_____。

【答案】《大闹天宫》

【解析】动画片《大闹天宫》是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分上下集。这部动画电影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塑造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这一形象,使其跃然于银幕,化无形为有形。《大闹天宫》标志着中国动画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国外曾有评论称:“《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2. 影片《桃姐》的导演是_____。

【答案】许鞍华。

3. 《红高粱》的摄影是_____。

【答案】顾长卫

4. 中国电影的生产在起步阶段,影片生产还时断时续、等很少影片。只有进入20年代拍了《_____》《_____》和《_____》等三部最早的长故事片之后,影片的摄制在中国才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答案】黑籍冤魂;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

5.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新中国电影好戏连台,首先是文化部设立常规电影奖项; 其次是_____设立《大众电影》百花奖于_____恢复评奖活动; 再次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从_____起设立每年一次的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活动。

【答案】1962年;1980年;1981年

6. 电影的发明,通常是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法国人_____在巴黎第一次公开放映他们摄制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最初的电影片断开始算起的。

【答案】1895;12;28;卢米埃尔兄弟

二、简答题

7. 谢晋导演的土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谢晋艺术生命力旺盛,优秀影片一部接一部的涌现而且小断在国内外获奖。他的影

片多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社会内容,开掘深入、善于刻画人物,特别创造了一系列的妇女形象,善于表现人情人性,以情动人,熟悉观众的欣赏趣味,他拍的影片为国内外广大观众所喜爱。他继承了我国主流电影的传统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例如《天云山传奇》。

(1)主题开掘深刻。《天云山传奇》第一次艺术地完整地在电影中反思从反右运动以来我党工作中左的错误思想所带来的后果,造成一代人的历史悲剧。

(2)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罗群、冯晴岚、宋薇、周瑜贞、吴遥等。

(3)从文学到电影。结构以人物的心理线索来结构影片,尤其以宋薇的内心独白来贯穿。电影表现手段的运用,导演在分镜头剧本中加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增加了不少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闪回和幻觉,这大量地表现在宋薇的身上。充分发挥了电影多种表现手段的作用,灯光参与创作,主观镜头的运用,重视画面后景的作用,注意通过人物口常生活动作表达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

8. 简述影戏理论的发展。

【答案】(1)“影戏”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从2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电影开始在艺术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常称为中国电影传统或“影戏传统”。中国电影传统的形成与当时的戏剧有着直接的关系,并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们把这种传统称为“影戏”。“影戏”的创作风格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初期主流。

(2)早期影戏理论不强调电影对现实的复制而是强调教化功能; 注重对情节和剧作水平的研究,认为电影剧本是电影的灵魂,以戏剧化的冲突原则为基础,把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电影叙事的标准; 常在善恶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以正义告终。

(3)20世纪30年代,电影创作在注重市民的欣赏趣味和剧作叙事的经验基础上,继承发展影戏传统,重视情节和戏剧冲突,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就是在创作中更多表现鲜明的进步倾向和时代精神。

(4)20世纪40年代,进步电影的主流在对待电影的基本原则和力一法上继承了影戏的电影传统,进步的电影家把电影作为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揭露丑恶的社会现实,教会人民仇恨。基于这种功能,叙事成为直接表现作品内涵的基本表意手段,是影片结构的核心,于是从社会政治功能出发,以叙事特别是戏剧化叙事为核心,成为一种叙事技巧。

(5)20世纪80年代,“影戏”作为一个史学概念或美学范畴,一时间成为中国电影美学和历史研究的热门话题。它努力探寻电影与戏剧携手或联姻的内在动因和历史渊源,探讨这种结合在中国电影早期本土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阐释由此而形成的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和艺术传统的独特内涵,开阔犷中国电影史学的理论视野。

9. 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 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从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继形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三股商业电影创作热潮。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上述三种电影现象,对丰富民族电影的创作类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最终由于愈演愈烈的粗制滥造之风,使得我国的民族

电影业走向了危途。中国电影在告别20年代、进入30年代的时候,陷入了一种难堪的困顿境地。

10.什么是中国五代电影导演?

【答案】20世纪中国导演的代际谱系既是自然生理年龄所组成的文化群体,也是社会时空所建构的精神集团,每一个代际导演都遭遇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处境,一份共同的生命体验使他们拥有相近的情感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不同话语背景中,他们面对不同的历史要求,追寻不同的艺术理想,塑造了不同的电影形象。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为:(1)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创造了家庭言情剧模式,张石川则踏出了娱乐电影路径。代表作品有:《难夫难妻》(1913), 《孤儿救祖记》(1923). 《劳工之爱情》(1922), 《火烧红莲寺》(1928). 《歌女红牡丹》(1931), 《姊妹花》(1933)等,这些影片对中国电影诸种制作方式有开山作用,奠定了郑正秋和张石川的鼻祖地位。他们还创办了20世纪初中国一线电影制作工厂一一明星影片公司。

(2)第二代导演为蔡楚生、吴永刚、孙瑜、费穆、沈西冬、沈浮、袁牧之、桑弧。在1934至1949年间,他们创造了中国电影三四十年代电影的辉煌,代表作品有:社会写实片《神女》(1934), 《渔光曲》(1934), 《新女性》(1935), 《桃李劫》(1934), 《大路》(1934), 《马路天使》(1937), 《十字街头》(1937), 《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万家灯火》(1948), 《乌鸦与麻雀》(1949); 艺术电影《小城之春》(1948); 市民喜剧电影《假凤虚凰》(1947), 《哀乐中年》(1949). 《太太万岁》(1947)。这些电影催生了轰动一时的明星,如阮玲玉、黎莉莉、王人美、金焰、赵丹、周漩、白杨、石挥,并树立了联华、文华两大电影公司的中枢地位。

(3)第三代导演的典型人物有“北影四大帅”一一崔鬼、水华、成荫、凌子风和“南北二谢”一一谢晋、谢铁骊。他们在创作卜受到苏联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的影响。这批导演集中在新中国电影的三大生产基地(北影、上影、长影); 创造丁两次创作高峰(1959年和1964年); 由三种背景的导演队伍(来自旧上海的老导演、来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新中国培养的青年导演)组成。这一时期建立了完备的电影基地,创办了正规培养人才的电影学院,拍摄了数}部经典影片,对中国电影事业的推进功不可没,但此时期意识形态至上、艺术人员自由度不足、创作是单向度发展,而体现这一阶段特征的第三代导演在政治上游走于权力与权力之外,在艺术上遵命大于独创。

(4)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在1979年的创新浪潮中登上历史舞台,以电影本体论冲破中国电影创作中根深蒂固的戏剧影响。第四代导演的出现给电影界带来了一个以往未曾提及的名词:学院派。

①《小花》(黄健中,1979), 《城南旧事》(吴贻弓,1982), 《邻居》(郑洞天,1981), 《逆光》(丁荫楠,1982), 《小街》(杨延晋,1981), 《乡音》(胡柄榴,1983)等影片展示的“诗化结构”“散文结构”“串糖葫芦结构”“板块结构”“意识流结构”“复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起、承、转、合完整呈现的戏剧叙事模式,使中国银幕开始出现非政治化的情感影像。

②在反抗戏剧电影的过程中,第四代导演把“纪实”作为武器,记录社会变动。《人到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