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5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5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5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二) .. 14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5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三) .. 29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5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考研题库(四) .. 39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5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五) .. 50
一、名词解释
1. 远程教育
【答案】远程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以下特性的教育形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 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 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 有双向交流的渠道。远程教学的特点有(1)在远即离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 (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联系措施; (4)学生和辅导教师之间有可能实现不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 (5)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设计课程计划,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督整个教学过程; (6)很多情况下评价与反思过程是非实时的。
2. 认知策略
【答案】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队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 概念图
【答案】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 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Ausubel 的先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4. 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5. 学习资源
【答案】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 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
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等。
6. 形成性评价
【答案】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7. 网络课程
【答案】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8.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
9.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特点是:
(1)传播的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只传递0和1的数字。
(2)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BBS 论坛、QQ 聊天室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3)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4)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
(5)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6)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7)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或打印,成为个人信息。
(8)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9)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10.“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阐述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答案】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要想在其中找一条具体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因此有人感叹“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1)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现象关键是没有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具体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网络中的数据资料没有有效而及时的转化为有用的知识。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被处理后变成信息,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而知识是让从定量到定性的过程得以实现的、抽象的、逻辑的东西。知识是需要通过信息使用归纳、演绎得方法得到。所以,只有庞大的数据资料是没有价值的,它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信息,继而变成有用的知识。
②个人缺乏Internet 信息搜索能力,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并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的影响着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同时对每个社会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搜索能力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如果没有上述技能就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准确而有效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
(2)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
①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
a. 利用己有的网上检索下具。如使用Google ,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字(及其组合)来搜索想要的资源。
b. 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和链接。查找相关学科的著名站点或页面时,注意它们推荐的站点或链接的网页,参考价值很高。
c. 通过印刷媒体的介绍。如报纸、杂志、专业期刊、相关手册等印刷媒体所推荐的站点都是经过作者使用和评价过的,查准率较高。
②熟悉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基本策略:
a. 信源己确定时。在浏览器上直接输入网址。
b. 信源未确定时。可通过搜索引擎或依据分类逐层进入,或依据查询路径输入查询关键字。 c. 链接。根据网页中的链接进入其他相关站点,如此查下去,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有价值的网址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