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5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传播
【答案】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 学习资源
【答案】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 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等。
3. 教学设计
【答案】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己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4.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答案】中文为虚拟学习环境。是把远程交互和面对面的交互按照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并提供某种虚拟的时空的学习环境。对于VLEs ,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所持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教育环境中对于各方虚拟学习所体现的优点是不同的。对于那些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虚拟学习的人来说,虚拟学习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这意味着虚拟学习还有很多的潜力没有显现出来,还没别人们所了解。
5.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6. 教育信息化
【答案】教育信息化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7. 教学评价
【答案】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8.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答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主讲教师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二、简答题
9. 对照两类现行的不同教学结构,谈谈你对“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理解以及它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1)“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是在综合分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优缺点,在充分考虑中国现实的教学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
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 缺点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③“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是对上面两种教学结构进行分析,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也可称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强调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2)“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会产生影响
①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②改变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③改变教学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④改变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⑤改变教学过程中绝对的学生中心或教师权威的地位,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10.在集体教学中选择视听媒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在集体教学中能利用包括硬件、软件在内的各种视听媒体。有些情况下,这些视听媒体是用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又成为教学方法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的选择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选择媒体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教学媒体的特性
要想在教学中正确地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就必须对各个媒体的特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在选择媒体时必须掌握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确切地把握教学媒体的特性的基础上才可能结合其他因素对媒体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应用,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习结果的类型
教学设计的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得出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的类型,根据这个结果设计教学活动,是选择媒体的依据。这里指出的学习类型是应用加涅对学习类型的分类,即智力技能、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和认知策略。
(3)学习内容的特点
不同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会对教学媒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必须根据内容的形式、特点等选择具体的媒体。
(4)教学活动
现代学习理论将几个不同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发生在从最初刺激的接受到反应的产生的一个时序中,在这序列中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不同的内部过程,支持每一个内部过程的不同的外部活动称为“教学活动”。因此,构成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应该在选择媒体上作出计划,根据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刺激类型而选择能呈现这类刺激的媒体。
(5)学习者的特点
学习者的特点对选择的决策有重要意义。许多实践证明,媒体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应当识别适合于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媒体。
(6)实际因素
在选择媒体时要考虑实际因素,诸如媒体制作及购置硬件的、费用,以及是否具备必要的教学环境等。
以上所述是教学媒体选择时要考虑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具体选择时,教师还需要以这些原则为基础,选择某种自己熟悉的媒体、选择流程进行操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