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945中外教育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单选题

1. “二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是( )。

A. 《总纲计划》

B. ((汉堡协定》

C. 《高等教育总纲法》

D. 《教育结构11一划》

【答案】C

【解析】A 项,《总纲计划》主要探讨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问题; B 项,《汉堡协定》是关于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以及关于全日制教育的规定,保障了联邦德国教育的稳定发展; C 项,1976年正式颁布的《高等教育总纲法》是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 D 项,《教育结构计划》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把基础学校的入学年龄由6岁提前到5岁,这是联邦德国开始重视早期人才培养和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迹象。

2.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

A. 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 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 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 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答案】B

3. 培养英国绅士的摇篮是( )。

A. 文法学校

B. 实科中学

C. 公学

D. 文实中学

【答案】C

【解析】公学比一般的文法学校师资及设施设备条件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的教学质量较高,在历史上曾为英国培养了不少政治、经济领袖人才,因而总以天才教育相标榜,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篮。最为人称道的是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D 项,文实中学是由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办,这是18世纪中期美国中等教育界的新生事物,文实中学大多是私立的、收费的,有的还是寄宿学校,既开设古典文科课程又开设实际应用学科。

4.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 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

B. 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

C. 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

D. 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

【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这一原理注意到了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如性别,种族,年龄等。此外,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第一,经济增长是受多因素变量制约的,教育只是众多因素之一。第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总成正比。第三,教育、教育产品难以进行严格而准确的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摊,难以计算它的即时“利润”。第四,人力资本理论着重从经济角度衡量和研究教育,容易冲击、忽视教育的主体价值。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

A. 玄儒文史四馆

B. 玄儒律算四馆

C. 文史律算四馆

D. 文史书算四馆

【答案】A

【解析】自汉代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南宋时,在学校制度方面进行分科教学,设立研究老庄学说的玄学馆,研究古今历史的史学馆,研究辞章的文学馆以及研究经书的儒学馆等,这种分科设学的作法,是学制上的一大改革。

6. 20世纪2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综合教学大纲”取消了学科界限,将全部知识按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其中心是( )。

A. 活动

B. 自然

C. 社会

D. 劳动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苏联20世纪20年代教学改革实验的考查。按照1921-1925年间所实施的

,传统学校中的学科界限被打破,学生学习的知识按照自然、劳动和《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

7. 20世纪30年代,苏联改革和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 )。

A. 《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B.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C. 《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

D. 《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答案】D

【解析】A 项,1921~1925年间国家学术委员会的科学教育组编制并正式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通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 B 项,《统一劳动学校规程》是1918年颁布的; C 项,1958年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提出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 D 项,1931年颁布的《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是30年代苏联改革和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8. 关于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 人道主义

B. 古典主义

C. 世俗性

D. 解放性

【答案】D

【解析】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教育上的具体表现:①人本主义。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 ②古典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 ③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 ④宗教性。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⑤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不包括解放性。

9. 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经济、社会的稳定

B. 十字军东征

C. 新兴市民阶层需求

D. 改造原有大学

【答案】D

【解析】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包括:①西欧封建制度在11-12世纪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王权日见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由工商业者所定居的城市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地区出现。②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从西欧离开家乡,到东

,传播基督教信仰,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方去打击“异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