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2. 学习目标的高低、大小,往往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呈( )。
A. 零相关
B. 负相关
C. 积差相关
D. 正相关
【答案】D
3. ( )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A. 道德观念
B. 道德感
C. 良心
D. 价值观
【答案】A
4. 任何问题都含有二个基本成分:给定条件、预达目的和( )
A. 要求要点日. 条件联系忿. 限制或障碍。. 矛盾和结果
【答案】C
5. “互惠道德”一般在( )出现。
A.6~7岁
B.10岁以前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答案】C
6. ( )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
A. 遗传
B. 自然环境
C. 教育
D. 社会环境
【答案】C
7. 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激发学生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
A. 近景性动机
B. 远景性动机
C. 内部劫机能
D. 外部动机
【答案】D
8. 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
A. 水下击靶实验
B. 幼儿取糖果实验
C. 小鸡啄米实验
D. 知觉训练迁移的实验
【答案】D
9.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 教师随堂评价
B. 教师自编测验
C. 随常考试
D. 课堂提问测验
)。
【答案】B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 )的过程。
A. 建立暂时神经联系
B. 试误
C. 学习者发挥潜能和自我实现
D. 顿悟
【答案】C
二、简答题
11.社会规范背离的内涵、分类及其危害是什么?
【答案】(1)社会规范背离的内涵社会规范的背离是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社会规范的背离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对陈腐的旧规范的背离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标志,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是值得积极倡导的。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合理规范的背离,则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害的,是要防止和纠正的。
(2)社会规范背离的分类
社会规范背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①社会规范背离按其危害程度,可以分为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三类。社会适应障碍主要是对个体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品德不良则对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造成」定的损害,而违法犯罪则是对社会构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社会适应障碍指个体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所引起的; 品德不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采用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违法犯罪是指直接触犯法律的反社会行为,对他人与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②社会规范背离依据背离的内部根源可以分为错误依从、错误认同与错误信奉三类。错误依从指个体与某些非正式群体与不正当的小团体建立较密切的联系或加入这些组织后,迫于这些群体的内部压力,盲目服从或接受这些群体的不正确的规范与准则,从而做出有悖于社会规范的行为; 错误认同指个体由于个人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原因,错误地将某个不符合社会规范准则要求的人物,作为自己仰慕崇拜的偶像而进行模仿学习,从而发生社会规范的背离行为; 错误信奉指个体由于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特殊的经历,产生或接受了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或思想,甚至根深蒂圆,成为一种道德信条,从而使个体发生社会规范的背离。
③社会规范背离是个体在社会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行为,也可作为问题行为来分析。左其沛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压抑型。认为前两种属于品德性问题行为,后两种属于情绪性问题行为。
④按程度不同划分为社会规范偏离、社会规范违背和社会规范抗拒三类。社会规范偏离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