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泥质结构

【答案】泥质结构又称粘土结构,是粘土岩的特有结构。其特点是岩石中粘土物质占50%以上,由于混有不同含量的砂及粉砂,故存在一系列过渡型结构。

2. 泥石流

【答案】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3. 角度不整合

【答案】角度不整合是指当下伏地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断裂、弯曲作用、岩浆侵入等造成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形成上覆的新时代地层。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

4. 海相

【答案】海相是指海相是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其反映了沉积岩的特征、揭示了沉积环境。例如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三角洲、泻湖等。

5. 韧性剪切带

【答案】韧性断层是指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剪切作用形成的强烈变形带,即一种狭长的高应变带,又称韧性剪切带。

6. 冈瓦纳古陆

【答案】冈瓦纳古陆是指在印度半岛,从石炭纪到侏罗纪包括其下部的特征冰碳层到较上部的含煤地层,统称为“冈瓦纳(岩)系”。南半球各大陆都发现有这一时代的相似岩系和化石,根据这一相似性和其他证据,便给这个推论为统一的古大陆命名为冈瓦纳古陆。

7. 劳亚古陆

【答案】劳亚古陆是指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研究,推断出来的曾经位于北半球的古大陆。劳亚古陆是劳伦系亚古陆块和欧亚陆块的联合名称。劳亚古陆同南方古大陆(冈瓦纳古陆)隔着一个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相对峙。现在的一些北半球大陆,北美、格陵兰和除印巴次大陆以外的欧亚大陆,是劳亚古陆在古生代以后分裂和迁移的结果。

8. 沉积岩

【答案】沉积岩是三大岩类的一种,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

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

9. 潮流

【答案】潮流是指山于月球和太阳引潮力引起的周期性海水水平流动。在近海和大洋,潮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旋转流,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河日、海峡等狄窄水道,因受地形影响无法旋转而变为一来一往的往复流。

二、简答题

10.地球因具有哪些特殊的条件因而有了生命的起源? 又因具哪些条件而促进了生物界随着地质发展得以不断演变与发展?

【答案】(1). 必要的组成物质

要有碳,氢,氧,氮等生命元素. 同时也应看到,生命物质由简单的有机物转化而来,有机物的产生为生命奠定了直接的物质基础。

(2)适中的光和热

光和热的意义首先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 光在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适中的光和热产生了适宜的温度,当然也就保证了碳原子的化学键不被破坏,生物过程正常进行。

(3)液态的水

水在适宜的温度下以液体状态存在. 水是生物体绝对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介质,生物所需的某些矿物质是从水中而来的。

(4)大气

类似地球上的原始大气,还远不足以最终决定生命的存在. 这种大气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或电火花合成有机物,但是因为缺少足够的氧,不能保护生命安全不受陨石的损伤,缺少臭氧层不能保护生命安全不受紫外线的损伤,同时也不具备适当组分不能保护行星表面的热量.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对生命存在至关重要。

11.火山锥有几种类型? 它们与火山喷发形式、物质组成及锥体内部构造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碎屑锥

组成锥的物质以固态喷发产物为主,火山碎屑量占95%以上,原始坡度300左右,顶部平坦,火山口呈漏斗状,多次喷发的火山锥中火山碎屑成层状产出。

(2)熔岩锥

火山锥全部或几乎山熔岩组成,最常见的是山玄武岩组成的熔岩锥,其火山碎屑含量小于

10%,原始坡度20°~10°,形如盾牌。

(3)复合锥

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物质互层组成,为爆发于溢流交替喷出的产物,火山碎屑含量占10%~95%,坡度小于35°。复合锥往往是多孔道的火山锥,在侧翼上常有寄生火山锥。

12.发育于地表与地面的喀斯特景观各有哪些?

【答案】(1)地表喀斯特地貌

①峰丛、峰林和孤峰

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从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②溶沟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这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

(2)地下喀斯特地貌

①溶斗和溶蚀洼地

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②落水洞、干谷和盲谷

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13.目前人们对天体的年龄和物质组成方面有哪些基本认识?

【答案】(1)年龄测定

①球状星团中恒星的赫罗图分布确定的因为一个球状星团中的成千上万颗恒星可以认为是在同一时间形成的,但是大质量恒星寿命短,小质量恒星寿命长,所以看这个星团里还活着的恒星最大质量是多少就可以得到整个星团的年龄。

②从光谱带入恒星结构和演化模型推算主要是金属丰度和质量。质量决定了恒星的年龄上限,质量越大,恒星的寿命越短。要达到这么老的恒星,质量一定不能大(减肥很重要! )。光谱和绝对星等就能确定恒星在赫罗图上的位置,从赫罗图上得到恒星的质量。金属丰度则确定了恒星年龄的下限。金属丰度就是指金属元素(氢和氦以外的元素)的含量,金属元素在宇宙中生成是有一定速度的。恒星光谱可以反映出恒星大气的元素构成,而恒星大气中的元素基本就是恒星形成时环境中的元素成分,金属丰度越低,说明恒星年龄越大。

(2)物质组成测定

主要利用天体化学进行研究天体化学是研究天体和其他宇宙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过程的学科。元素与核素的起源、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地外物质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