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二) .. 10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三) .. 18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四) .. 25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五) .. 32

一、名词解释

1. 浊积岩

【答案】浊积岩是指山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常见的浊积岩有硬砂岩质浊积岩、碎屑灰岩质浊积岩,还有多种浊流成因的岩石类型。

2. 沿岸流

【答案】沿岸流是指沿着局部浅海海岸流动的海流。包括由于风力作用或河流入海作用,形成沿着局部海岸流动的海流,以及在海岸带由于波浪作用形成近岸流系。另外,沿着海岸运动的水流也成为沿岸流。

3. 溶隙

【答案】溶隙是指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节理裂隙流动而不断进行溶蚀和侵蚀,在岩石表面形成的槽状形态。溶蚀裂隙底部往往被土及碎石所充填,宽十余厘米至2米多,深由数厘米至3米多。溶蚀裂隙之间的平板状溶蚀面称为溶面。

4. 裂谷

【答案】裂谷是指地球深层作用的地表坳陷构造,以高角度断层为界呈长条状的地壳下降区,是数百至上千千米长的大型地质构造单元。裂谷是板块构造运动过程中,大陆崩裂至大洋开启的初始阶段的构造类型,也是岩石圈板块生长边界的构造类型,在陆壳区大洋中脊上均有发育。

5. 包气带水

【答案】包气带水是指埋藏在包气带中的地下水。包气带水常常以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的形式存在,重力水较少。降雨时。地下水下渗较多,包气带水可出现较多的重力水,包气带水主要作垂直方向的运动。

6. 碎裂带

【答案】碎裂带是指由主断层面及其两侧破碎岩块以及若干次级断层或破裂面组成的地带。亦称断裂带。在靠近主断层面附近发育有构造岩,以主断层面附近为轴线向两侧扩散,一般依次出现断层泥或糜棱岩、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再向外即过渡为断层带以外的完整岩石。

7. 解理

【答案】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受应力作用而超过其弹性限度时,沿一定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固有特性。这此光滑的平面叫做节理面。节理是晶质矿物才具有的特性,严格受晶体结构因素的控制。

8. 波切台

【答案】波切台是指在基岩海岸发生的海蚀作用过程中,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在崖前形成的一个微微上凸并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基岩平台。波切台上常具有岩岸崩塌垮落下来的巨大岩块。

9. 片麻状构造

【答案】片麻状构造是指岩石重结晶程度高,矿物肉眼可识别,粒状矿物含量高,板片状、针柱状矿物在其中断续定向分布。片麻状构造岩石岩片麻理无特别强烈的裂开趋势。

二、简答题

10.影响地下水潜蚀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这些因素又是怎样影响地下水潜蚀作用强度的?

【答案】(1)岩性

①岩石的可溶性是岩溶地貌发育的一个必要条件。在自然界,可溶性岩石有一大类:碳酸盐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石膏、芒硝等)及卤盐岩(石岩、钾盐等)。

②岩石的结构影响其孔隙度以及矿化颗粒与水的接触表面积。碳酸盐岩矿物颗粒越小,其与碳酸水流接触面积越大,岩石的相对溶解速度越快,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灰岩的孔隙度对岩溶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是孔隙度越大,越有利岩溶的发育。

③岩石的透水性强弱影响到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在岩石中的含水性及流动情况。岩石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仅使岩石含地下水丰富,而且地下水也易于流动和交换,使其与岩石发生充分的化学作用,不断地溶蚀岩石,从而促进岩溶作用的进行。

(2)地下水性质

①水的溶蚀性主要取决于地下水的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地下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就能产生更多的重碳酸根,它与岩石中的钙离子结合成溶解度较大的碳酸氢钙,水溶性越高,越能促进岩溶的发育。但是,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逸出量增多,则不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

②水的流动性影响地下水的更新过程和水中溶解碳酸钙的饱和度,从而影响到地下水的溶蚀能力。

(3)构造

岩溶作用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很多典型的岩溶区均受构造的控制,这是因为构造的发育不仅使岩石破碎,增加了岩石与地下水接触的表面积,而且构造带常是地下水良好的渗透带。因此沿构造带岩溶常比较发育。影响岩溶发育的构造因素有断裂和褶皱。

(4)气候

我国南部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为流水的下渗作用提供持续的时问补给,并且随着大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使岩溶作用长期的持续下去。

11.试述相对地质年代的划分

【答案】相对地质年代主要依据生物界的发展和演化,把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借以展示时间的新老关系。

(1)地层层序律

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未经过强烈的构造变动,就不会发生地层倒转,地层总是上新下老的。 (2)生物演化律

古生物演化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古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②古生物演化的速度不是均一和等速的,而是山缓慢的量变和急速的质变交替出现,在质变中生物大量绝灭和突发演化,形成了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③古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④由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较大的宽容度,在同一个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的总貌具有全球一致性。

(3)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

构造运动与岩浆活动的结果,使不同时代的岩层与岩层之间、岩层与岩体之间、岩体与岩体之间出现彼此切割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这些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质年代。

12.哪些因素可以导致水土流失? 如何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1)自然因素

①地形:沟谷发育,陡坡; 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2)人为因素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

(3)防治

①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源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