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819文化遗产保护综合理论之文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开元通宝

【答案】开元通宝是唐代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仿效西汉五诛的严格规范而开铸的,以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其直径2.4厘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中国的币制自此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开元通宝铜质优良,铸工精细,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

2. 富春山居图

【答案】《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的水墨画作,纸本、水墨。此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景色,水墨渲染,格调平淡天真,洗练苍劲,远景近景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图是传统山水画到元代画风变化的代表作,对于后世画坛影响很大。画卷在清初吴之矩收藏时,曾遭焚毁,经抢救分为两段:前面一段流入清宫,现藏台湾,后面一段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3. 横阵墓地

【答案】横阵墓地是指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属于仰韶文化前期的墓地。人们共发现了8座普通合葬墓,1座单人葬墓,以及3座大坑套小坑的复式合葬墓。这3座复式合葬墓分别套掘5, 7, 3个小坑,每个小坑内埋人骨3~12具,合计92具,头向西,男女老幼皆有,均是以二次葬为主的多人合葬墓。这些合葬墓的随葬品有罐、尖底瓶、钵或盆等生活用具。学者根据复式墓推论当时社会有二级组织。原因在于大合葬坑中的死者不可能属于不同的氏族或胞族,而胞族组织并不普遍存在,那么只能是氏族,如此一来小合葬坑中的死者就应当属十家族的成员了。据此学者又推论当时的社会结构正处于原始共产制社会的子夜关头。

4.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答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鼎主编的现代考古学著作,由文物出版社于1984年5月出版。该书以时代为序,综述了1949~1984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界的重要地位,其中详细的注释为进一步研究各专题的学者提供了线索。

5. 铅釉软陶

【答案】铅釉软陶是指西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种表面有铅釉的陶器。铅釉陶以粘土作胎,铅釉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大约在700摄氏度左右即开始熔融,温度较低,属于低温釉陶。它的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但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汉代铅釉陶器都是明器,无实用器,这可能是因为烧成温度低,器体不坚固及铅釉对人体有害不宜做实用器的缘故。

6. 殷墟

【答案】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县小屯村及其周围,面积约30平方公里,商代盘庚迁殷至商亡皆以此为都。殷墟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从1928年起经多次发掘,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祭祀坑等遗迹,以及青铜器、骨角器、陶器、玉器、甲骨等大量遗物。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印证了史籍关于商的记载,确立了商的历史地位。50多年所获资料,推动了诸如甲骨学、商代社会性质、手工艺水平、青铜器、墓葬制度等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

7. 阙

【答案】阙是古代常设于城池、宫殿、陵墓、祠庙和宅第等建筑群入口处的一种标志性建筑物。因而又有阙门一称。网始于西周,盛行于西汉,唐宋衰落。它一般以石筑成,也有以土坯或砖筑的,亦有木构阙楼。阙的类型可分为独立的双阙和门楼式阙2种。独立的双阙间不设门,上覆屋顶; 门楼式的阙是门阙合一,在双阙之间联以单层或多层檐屋,形成门楼。有的阙上还布满雕刻。

8. 新莽嘉量

【答案】新莽嘉量是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所制的铜质标准量器。它形如带双耳的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其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是研究秦汉量制的重要材料。该器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的度量衡制度等内容。每一种量器义各有分铭,记五量的名称、容积、径、深及底的面积。现仅见传世品藏于台湾省。

9. 西坡墓地

【答案】西坡墓地是指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是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带,目前已发现的该时期大型遗址多集中在灵宝境内,2000年至2006年,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6次主动科学发掘和系统钻探,发掘面积累计5000余平方米,历年发掘均有重要发现,这些发现极大深化了学术界对仰韶文化中期社会复杂状况的认识。

10.紫禁城

【答案】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所以把皇帝的居所喻为紫宫,故旧称紫禁城。紫禁城的建筑对称布局、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单体

建筑、建筑装修、室内外陈设、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色彩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其建筑布局是: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

二、简答题

11.简述新莽铜铸币系统。

【答案】王莽在其摄政和称帝期间,曾经发行新的货币,按其形制可以分为泉、刀、布三种。泉钱:圆形方孔,有内外郭。居摄二年,始铸大泉五十。始建国元年,始铸小泉直一、么泉直一、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合起来称为六泉。地皇元年,王莽还铸造了货泉和布泉。

(1)布钱

形似东周货币,上部有圆孔。始铸于始建国元年,计有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总计十布。地皇元年,还铸造了货布。

(2)刀币

上部为圆形方孔钱,下部为直刀形。始铸于居摄二年,有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

在新莽货币中,以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布、货泉、布泉最为常见。王莽时期的货币,将以前的计重货币改为公值货币,独创了我国货币的十位进制,这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同时,王莽货币铜质好,铸造精美,钱文书法规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是我国古代货币中的珍品

12.谈谈对当今文物回流现象的看法。

【答案】文物回流是指本国的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流失到其他国家,然后经过各种途径重新流回本国。

(1)当今我国文物回流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文物回流的现象升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流失海外文物的回流渠道主要有讨还,回购和回赠三种。事实上,中国的拍卖会功不可没,而且国内企业家群体重金回购,是当前最现实、最大规模的流失海外文物的同流渠道。

(2)对当今文物回流现象的看法

我国流失的文物,属于中共人民的财富,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被盗后却通过重金赎回,对中国人民人说损失太大,且有失尊严。根据国际公约,外流文物应该无偿返还给中国。国宝回归的前提是必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追回文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依靠国际刑警组织,协助各国追回被盗文物。所以,追回文物宜采取法律手段和外交手段,即使是通过拍卖购回那些无法讨还的国宝级文物,也要做好投资决策分析,以使自己的投资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