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概率
【答案】概率(probability ),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①概率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 在所有试验中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 (A )。如将一枚均匀硬币上抛足够多次,会发现“正面朝上”的事件出现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这种频率稳定性从实践上表明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客观存在的。②概率的精确定义。设P 是定义在“事件域”上的一个集合函数,若满足下列条件,则称之为概率:
a.P
两互不相容对一
切,则
(性质(ⅲ)称为完全可加性)。若P 是概率,则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零,即对任意事件有应当注意,若P (A )=0, 并不能说A —定是不可能事件,即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一定是零,但概率为零的事件未必是不可能事件。这是由于P 是集合函数,可能在某些点集上(如有限个点)为零。同理,概率为1的事件,未必是必然事件。
2. 随机原则
【答案】随机原则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个体是否被抽取,并不由研究者主观决定,而是每一个体按照概率原理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于随机抽样使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说,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现。这时可以说随机样本可以保证样本代表总体。
3. 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答案】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指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正确时而拒绝虚无假设所犯错误的概率。在假设检验中有可能会犯错误,如果虚无假设正确却把它当成错误的加以拒绝,犯这类错误的概率用a 表示,a 就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通常选择α=0.05作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每当实验结果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的时候,就拒绝虚无假设。
4. 差异系数
【答案】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用CV 来表示,为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在对不同样本的观测结果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常常遇到下述情况:两个或多个样本所测的特质不同。如何比较其离散程度?即使使用的是
同一种观测工具,但样本的水平相差较大时,如何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这时需要运用相对差异量进行比较。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S 为某样本的标准差,M 为该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系数在心理与教育研宄中常常应用于同一对象的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的不同对象。
二、简答题
5. 解释相关系数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1)相关系数是一个指标值,它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只能说绝对值大者比绝对值小者相关更密切一些,不能进行四则运算。
(2)相关系数值的大小表明了两列测量数据相互间的相关程度。符号的不同只是表示方向的不同。
(3)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发现相关关系也并不是确定因果关系。相关值较大的两类事物之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这一点要从事物的本质方面进行分析,绝不可简单化。
(4)如果研究表明某一变量确实对欲探讨的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影响,则可以用协变量分析方法设法排除或控制那些变量的影响效应,找出要研究的变量之间真正的相关关系。如果两变量是线性关系,则可以用偏相关和部分相关进行控制,表示两个变量间纯净的相关度。
6. 简述方差分析法的步骤。
【答案】方差分析法的步骤是:
(1)和一般的假设检验一样设立零假设和研究假设;
(2)根据实验设计的类型确定各变异源,进行相应的平方和分解,即有几个变异源就从总平方和中分解出几个平方和;
(3)根据平方和分解得到各变异源对应的自由度,即进行总自由度的分解;
(4)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实验设计考虑要检验什么效应,从而将其对应的平方和比上相应的自由度得到该效应的均方,其中误差均方必须计算;
(5)将各待检验效应的均方比上误差的均方,计算各F 统计量;
(6)将计算来的各F 统计量值和F 检验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得出统计结论,其中临界值的分子自由度和分母自由度分别是待检验效应的自由度和误差自由度;
7. 独立样本和相关样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答案】相关样本是指两个样本的数据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独立样本是指两个样本数据相互独立,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在显著性检验中,相关样本的t 检验一般不需要事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因为相关样本是成对数据,即两组数据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可以求出对应数据的差,使对两组数据均值差的显著性检验转化为对d 的显著性检验。而独立样本的数据不是成对的,即使两组数据的样本数相同,两组数据也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而不可能有对应值的差d ,只能以两个样本方差共同对总体方差进行估计(即求联合方差),必须以两组数据的方差相等为前提。
统计分析中,在考虑是参数还是非参数检验后,需要考虑是独立样本还是相关样本。这样涉及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
8. 简述使用积差相关系数的条件。
【答案】积差相关又较积矩相关,是求直线相关的基本方法。积差相关系数适合的情况如下:
(1)两列数据都是测量数据,而且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是正态的,即正态双变量。为了判断计算相关的两列变量其总体是否为正态分布,一般要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查询。如果没有资料查询,研究者应取较大样本分别对两变量作正态性检验。这里只要求保证双变量总体为正态分布,而对要计算相关系数的两样本的观测数据并不一定要求正态分布。
(2)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如果是非直线性的双列变量,不能计算线性相关。判断两列变量之间的相关是否直线式,可以作相关散布图进行线性分析。相关散布图是以两列变量中的一列变量为横坐标,以另一变量为纵坐标,画散点图。如果呈椭圆形则说明两列变量
是线性相关的,如果散点是弯月状(无论弯曲度大小或方向),说明两变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3)实际测验中,计算信度涉及的积差相关时,分半的两部分测验须满足在平均数、标准差、分布形态、测题间相关、内容、形式和题数都相似的假设条件。
另外,积差相关要求成对的数据,即若干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两种不同的观测值。任意两个个体之间的观测值不能求相关。每对数据与其他对数据相互独立。计算相关的成对数据的数目不少于30对,否则数据太而缺乏代表性。
三、计算题
9. 选用恰当的方法对下面几个表的数据合并,并分析合并表的相关源。
(1)
(2)
(3)
【答案】(1)①计算个样本组的
②计算累计值的和与总自由度;
值和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