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622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长谱法。
【答案】生长谱法是指鉴别微生物营养需求的一种简便方法。在混有营养缺陷型细胞悬液的基本培养基平板表面,点加少量不同的待测营养物,经培养后,视某营养物周围是否出现生长圈,可鉴定该菌是何种营养缺陷型。
2. 发光细菌。
【答案】发光细菌是一类
波长为的荧光。
3. 模式微生物。
【答案】模式微生物是指被人们用来当作模式或者说当作典型来研究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
4. CCCCM 。
【答案】CCCCM 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
5. 抗生素。
【答案】抗生素是指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其衍生物,能抑制其他生物生长或杀死其他生物。
6. 细菌酒精发酵。
【答案】细菌酒精发酵是运动发酵单胞菌等少数微好氧细菌利用ED 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经脱羧形成乙醛后,被
7. 球形菌。 还原为乙醇的过程,称为细菌酒精发酵。 长有极生鞭毛的杆菌或弧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能发出【答案】球形菌是指一类球形或近球形的细菌。不同种的球菌大小变化很大。细胞分裂后或单个,或成对,或四联,或成链,或成簇状。
8. 分批培养。
【答案】分批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法。
9. 连续发酵。
【答案】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
10.酵母菌浸膏(yeast extract)。
【答案】酵母菌浸膏(yeast extract )是指用酵母菌菌细胞水溶性提取物浓缩而成的,富含8类维生素及一些有机氮化合物和糖类的膏状物质,用于配制培养基。
11.抗原递呈作用。
【答案】抗原递呈作用是指将抗原大颗粒摄入胞内,经处理后把抗原表达于细胞表面,激发免疫应答的过程。
12.胸腺素。
【答案】胸腺素是一种从小牛、羊或猪的胸腺中提取的可溶性多肽,具有促进T 细胞分化、成熟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疾病。
13.负变株。
【答案】负变株是指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的产量降低的突变株。
14.前嗤菌体(prophage )。
【答案】前嗤菌体(prophage ),又称原嗤菌体,是指整合于溶原菌染色体上的嗤菌体核酸。
15.淋巴细胞杂交瘤。
【答案】淋巴细胞杂交瘤是免疫后产抗体的小白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一种的新细胞株。
二、选择题
16.《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把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分别放在不同的门中,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生理生化特征不同
B.DNA-DNA 杂交同源性不同
C. 革兰氏染色反应不同
D.G+C含量和rRNA 序列不同
【答案】D
17.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 )。
A. 支原体
B.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答案】A
【解析】缺壁细胞有4类,只有支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L-型细菌是实验室条件下,自发突变形成的;原生质体是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则为原生质体球。
18.鞭毛菌亚门的主要特征是( )。
A. 菌丝无隔,孢子或配子可游动,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
B. 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菌丝无隔
C. 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菌丝无隔
D. 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菌丝有隔
【答案】A
19.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 当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C. 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 性质稳定,耐热
E. 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答案】E
【解析】类毒素是外毒素用甲醛脱毒后仍保持其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20.在以下4种细菌中,真正称得上嗜酸菌即生长pH 最低的是( )。
A. 嗜酸乳杆菌
B. 弱氧化醋杆菌
C. 薛氏丙酸菌
D. 氧化亚铁硫杆菌
【答案】D
21.营硝酸盐呼吸的细菌,都是一类( )。
A. 专性好氧菌
B. 兼性厌氧菌
C. 专性厌氧菌
D. 耐氧性厌氧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