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622微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极生态系统。

【答案】单极生态系统是由分解者构成的生态系统。

2. 氨基酸异养型生物(amino acid heterotrophs)。

【答案】氨基酸异养型生物(amino acid heterotrophs )是指凡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氮源的微生物。

3. 体细胞突变学说。

【答案】体细胞突变学说是以利根川进为代表的解释抗体分子多样性形成原因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编码抗体可变区和恒定区的基因呈现分离状态,在B 细胞分化和成熟过程中,不断进行基因重组,由此导致大量遗传基因变异,进而形成了抗体分子的多样性。

4. 转化子。

【答案】转化子是指转化后的受体菌。

5. 杆状病毒。

【答案】杆状病毒是一种能在昆虫中广泛寄生的病毒,病毒呈杆状,大

外有被膜,含8%〜15%环状dsDNA 。它们可以作为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

载体。

6. 孔蛋白。

【答案】孔蛋白是CT 外膜蛋白的一种三聚体蛋白,其中间有孔,可控制某些物质进入外膜。

7. 最适生长温度。

【答案】最适生长温度简称为“最适温度”,是指某菌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8. 命名。

【答案】命名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9. 液态镶嵌模型。

【答案】液态镶嵌模型是指Singer 和Nicolson 于1972年提出的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模型。其

要点为:①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②脂质双分子具有流动性;③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④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⑤脂质分子或脂质与蛋白质间无共价键结合;⑥脂质双分子层犹如“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以“冰山”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

10.革兰氏阳性细菌。

【答案】革兰氏阳性细菌是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

11.列文虎克。

【答案】列文虎克是17世纪荷兰商人,最早利用自制单式显微镜见到了微生物。

12.体液免疫。

【答案】体液免疫是指机体授抗原刺激后,来源于骨髓的一类B 细胞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由它合成抗体并释放到体液中以发挥其免疫作用的免疫机制。

13.生物固氮。

【答案】生物固氮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固氮生物在体内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大气中的分子态还原成为

14.auxotroph 的过程。

【答案】auxotroph 即营养缺陷型,指某一野生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因而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

15.弧菌。

【答案】弧菌是指螺旋不足一环的螺旋状细菌。

二、选择题

16.巴氏消毒的工艺条件是( )。

A.62〜63°C 、30min

B.71〜72°C 、15min

C.A 、B 均可

【答案】C

17.下列属于互生关系的微生物是( )。

A. 真菌与蓝细菌

B. 好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氏菌

D. 蛭弧菌与大型细菌

【答案】B

18.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土霉素产量,培养基中可采用的混合氮源是( )。

A. 蛋白胨/酵母浸膏

B. 黄豆饼粉/花生饼粉

C. 玉米浆/黄豆饼粉 D.

【答案】C

19.细菌染色体的组成是( )。

A. 双股DNA

B. 单股DNA

C. 由组蛋白包绕的双股DNA

D. 由组蛋白包绕的单股DNA

【答案】A

20.无菌室空气灭菌常用方法是( )。

A. 甲醛熏蒸

B. 紫外灯照射

C. 喷石炭酸

D.A 、B 并用

【答案】D

21.基团转位有如下特征( )。

A. 浓度由高到低

B. 不需载体

C. 不消耗能量

D. 运输前后物质分子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基团移位是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

22.麻疹病毒( )。

A. 有两个血清型

B. 病后形成短暂免疫力

C. 可用丙种球蛋白做平时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