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14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27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40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55

一、选择题

1.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 行为方式

B. 意向或意图

C. 行为习惯

D. 语言或行为

【答案】B

2. 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答案】B

【解析】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主要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小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不准看动画片对儿童来说是仄恶的刺激,当儿童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时,家长就取向了这个仄恶刺激来增加幼儿以后认真完成作业的频率,因此,属于负强化。

3.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一下哪一种记忆术( ).

A. 位置记忆法

B. 关键词法

C. 缩简法

D. 视觉想象

【答案】C

4. 奥苏伯尔系统地研究了( )对学习和迁移的影响,认为不受( )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

A. 教材的知识结构,前后两个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

B. 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C. 教材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D. 学生的认知结构,前后两个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

【答案】B

5.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

A. 连锁学习

B. 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规则学习

【答案】B

6. 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A. 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 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

C. 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 改变动作方向

【答案】A

7. 加涅认为,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的学习属于( )。

A. 语言的联合

B. 多重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原理学习

【答案】B

8. 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期,即表现出两次飞跃:第一次发生在5~6岁左右,第二次发牛在13~14岁左右。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进行研究,发现5~6岁和13~14岁是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由此,可以看出( )。

A.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B.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C.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D.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问接决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答案】B

9. 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下列表述能体现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 )。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得寸进尺”

C. “入乡随俗”

D. “吃小亏占大便宜”

【考点】桑代克“效果律”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桑代克“效果律”基本观点的把握情况。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当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满意律); 反之,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烦恼律)。简言之,满意的结果会促使学习者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其放弃某一行为,“得寸进尺”就是因结果满意而使个体积极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的典型表征。对于题目题干的正确理解是很重要的,这道题还同样考查了对选项的理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10.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A. 二者相互区别

B. 二者相互联系

C. 二者相对独立

D. 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答案】C

11.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

A. 统觉团

B. 认知地图

C. 学科基本结构

D. 编码系统

【答案】C

【解析】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都是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方面的概念,而学科基本结构不属于这一范畴。

12.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 )。

A. 聚合式交叉设计

B. 纵向研究设计

C. 拉丁方设计

D. 横断研究设计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