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3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判断说明题

1. 绝对金额制的计算基数是被保险人的缴费工资收入。

【答案】×

【解析】绝对金额制这种计算方法是将被保险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按不同标准划分为若干种类,每一种类的人按同一绝对额发给养老金。这种计算方法与被保险人退休前工资的多少无关,多用于普通国民保险或家庭补贴的给付。属于较大范围的养老金范畴。

2. 我国城镇下岗职工可以享受与失业人员同等的保险金待遇。

【答案】×

【解析】根据《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规定,安置下岗人员、保障下岗人员基本生活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资金由国家、企业和社会三方分担。我国城镇下岗职工可以享受的保险金与失业人员不一样。

3.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帐户与大额医疗互助制度组成。

【答案】×

【解析】我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一部分上缴资金做统一调配,按统一标准发放。社会统筹,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4. 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答案】√

【解析】因为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保险这道安全网保护不了的人群,社会保险需要缴费,而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人是没有能力缴费的,社会救助具有扶贫济困的功能,正是保障这部分人群的最基本生活,所以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5. 社会保险的随机性表现为全体被保险人面临同样风险概率。

【答案】×

【解析】社会保险的随机性并不“表现为全体被保险人面临同样风险概率”。

6. 社会救济的特点之一是必须经过家庭经济调查,确实证明公民不能保证最低生活之需时,才给予救济。

【答案】√

【解析】社会救助需要救助者依法自愿提出申请,经救济机构调查并批准后方可获得救助。

二、简答题

7. 结合各国实践谈社会保障与法制的依托性。

【答案】结合各国实践谈社会保障与法制的依托性是:

(1)各国社会保障与法制的实践

①英国的社会救济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萌芽

社会保障起源于对贫民、灾民的救济,最初的社会保障立法出现在社会救济领域。世界上最早的把政府救济贫民的行为制度化、社会化的立法,当属英国于1601年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案规定了救济贫民的一些社会保障措施,旧《济贫法》被认为是社会保障法在萌芽阶段的标志性立法。1834年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开创性地把救济贫民灾民、为公民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确认为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明确这是政府应该实施的积极的福利措施。这个法案标志着英国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诞生。

②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诞生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欧洲工业国家,其标志是德国社会保险法的诞生。从1883年到1889年,律斯麦执政的德国政府颁布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三部社会保险专项法律,即《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业伤害保险法》和《老年与残疾保险法》,开始在德国建立具有普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使德国成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地。在此之后,德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家立法活动,这些法律的颁布,逐步完善了德国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全面建立起一个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美国的社会保障综合性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成熟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摆脱经济危机、重新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给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实行了一系列“新政”,于1935年由国会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的颁布在世界社会保障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对社会保障进行综合性立法的杰出的法律文献。

④欧美国家的社会福利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相继进入社会保障制度迅猛发展的“福利国家”时期。社会福利立法由英国率先开始,从1944年至1948年,英国出台了一系列以实现充分就业和扩大社会福利为目标的法律法规,成为了当时西方国家拥有社会保障立法数量最多、保障制度最为完备的国家。1948年夏天,英国向世界宣布已经建成“福利国家”,开始实行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

⑤“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法的调整与改革

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各国出现了经济发展滞胀、通货膨胀、失业率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各国的社会保障也随之陷入了资金空乏、运转不畅的困境。由此,各国的社会保障立法进入了改革和调整时期,在保持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体系不变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直到现在,改革的过程尚未结束,西方各国仍然在对社

会保障制度进行着各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⑥苏联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立法

在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确立并逐步发展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同时,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法令一一《劳动者社会保障条例》,开始在资本主义阵营之外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对公有制条件下建立和实行社会保障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它带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具有“国家保障”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2)由以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的立法实践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制度与法制建设有很强的依托性,具体表现为: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运行要以立法为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必须以社会保障立法为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和实施,同样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立法来保障。德国首创社会保险制度、美国推行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英国创立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无一例外地都以立法为起点,都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被全面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才会有坚强的生命力。

②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到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一赋而就的,在创建初期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必然地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形成于19世纪末的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以基本健全。美国著名的《社会保障法》己被无数次修改,在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和四次立法高潮以后,美国才形成具有多样化特点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8. 简述凯恩斯有关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

【答案】凯恩斯认为,只要社会能够提供足够的有效需求量,危机就可以避免,失业问题也就能够解决,要保持足以维系充分就业水平的有效需求量,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是要完全取代市场机制,而是为了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凯恩斯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需求管理政策

①凯恩斯把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点放在总需求方面,在他的政策主张中,财政政策居于主导地位。

a. 他主张由国家直接进行投资或消费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以此来提高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

b. 凯恩斯反对财政年度平衡预算,认为用举债力一法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反危机的有效政策,认为赤字财政可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投资需求不足,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使个人收入增加,即使经济出现经常赤字也无关紧要。

c. 他主张政府承担公共事业投资,承担社会福利责任,并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实行福利开支救济、对私人企业进行订货和贷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