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854社会调查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阐释模式
【答案】阐释模式所关心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通过引进并控制第三变量,来进一步了解和探讨原来两变量之间关系性质的统计分析方法。
2. 小概率原理
【答案】小概率原理,即“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可能出现”的原理,它是假设检验所依据的理论。如果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在一次观察中小概率事件出现了,就应该怀疑和否定该事件的概率未必很小,即认为该事件本身不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是一种大概率事件。这正是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3. 研究方式
【答案】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通常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①调查研究; ②实验研究; ③实地研究; ④文献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
4. 应用性研究
【答案】应用性研究是指那些侧重于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其关注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地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制定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以及评估社会后果等。
应用性研究课题的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以及涉及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工作部门。应用性研究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5. 经典实验设计
【答案】经典实验设计又称古典实验设计,或双组前后测模式,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其包含了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
经典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如下:
(1)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2)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即前测;
(3)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但不对控制组实施这种刺激;
(4)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二次测量,即后测;
(5)比较和分析两个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别,得出实验刺激的影响。
实验刺激的影响=实验组的差分-控制组的差分
=(后测1-前测1)-(后测2-前测2)
如果实验组差分(的绝对值)比控制组差分(的绝对值)大,则说明实验刺激对因变量有影响; 如果实验组差分与控制组差分相等,则实验刺激的影响为零,即自变量对因变量不起任何作用; 如果实验组差分比控制组差分小,说明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是负向的。
6. 文献
【答案】文献是指包含各种信息的书面材料或文字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载体也越来越多样化。因而,可以将文献定义为包含有特定信息形式的某种载体。
根据文献具体形式和来源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及大众传播媒介;
(2)原始文献(又称为初级文献或第一手文献)和二次文献(又称为次级文献或第二手文献);
(3)现时性的文献和回顾性的文献:
(4)文字文献、画面文献、声音文献等。
7. 集中趋势分析
【答案】集中趋势分析是指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最常见的集中趋势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8. 解释性研究
【答案】解释性社会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解释原因,是说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
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内容上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9. 实验组
【答案】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对象。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也至少会有一个实验组。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实验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
10.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由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提出来的,“实证”一词具有五个方面的含义:①
实证意味着真实; ②实证意味着有用; ③实证意味着肯定; ④实证意味着精确; ⑤实证意味着相对。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
,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
二、论述题
11.有人分别对一个正式组织、一个公共场合、一个私人背景开展实地研究,却采用了同一种获准进入的方式。
请对这样的研究方法进行评析。
【答案】(1)获准进入在实地研究中具有其真正的含义,它是实地研究中非常重要同时也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正式的、合法的身份以及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并不是保证能获准进入的充分条件,而只是一种必要条件。研究者要能参与研究对象的实际社会生活,还常常需要某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的帮助。这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就生活在研究对象所生活的社区,或者就
,同时又认识研工作在研究对象所工作的单位,他们既认识研究者(是研究者的朋友、亲戚更好)
究者所希望研究的那些研究对象。总之,他们能够十分便利地将研究者“带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中。
(2)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中应该采取不同的获取进去的方式。
①一个正式组织,必须要有正式的、合法的身份以及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
②一个公共场合,最好要有正式的、合法的身份以及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必要时,应该还需要某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的帮助。
③一个私人背景的实地研究,需要有‘熟人’身份,以及某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的帮助。
三、思考与实践
12.试将实地研究的方式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方式进行比较,说明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并举出几个适合不同研究方式的例子。
【答案】实地研究及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含义及特点如下:
(1)实地研究
①实地研究的含义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②实地研究的特征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也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
,即研究者一定要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且要在其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是强调“实地”
时间,靠观察、询问、感受和领悟,去理解所研究的现象。
(2)调查研究
①调查研究的含义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