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数学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 )。

A. 写命题作文

B. 为班级设计网页

C. 诊断电脑故障

D. 完成考试单选题

【答案】D

【解析】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①问题的明确性:②答案的明确性。

2. 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的结合方式可将概念划分为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 )。

A. 具体概念

B. 初级概念

C. 关系概念

D. 日常概念

【答案】C

3. 提出“我们一切的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的是(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托尔曼

【答案】C

4.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答案】D

。 )

5. 与动物不同,人的学习是在实践中,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 )的中介而进行的。

A. 互动

B. 行为

C. 语言

D. 表情

【答案】C

6.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建构主义

B. 激进建构主义

C. 皮亚杰理论

D. 信息加工理论

【考点】不同学习的理论。

【答案】D

【解析】西蒙、安德森、加涅等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第二,学习的结果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 第三,知识以命题网络或产生式被表征; 第四,学习的重点是信息的编码。就是说,信心加工理论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可以说,这个理论认为人在知识的表征过程中是被动地,所做的只是将外部的东西移到脑袋中去。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建构主义则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被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即学习是积极主动地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7. 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 )。

A. “胜任力”

B .“忠诚”

C. “希望”

D. “意志”

【答案】A

【解析】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8. 下面哪种不是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 ( )

A. 再测法

B. 复本法

C. 分半法

D. 异质法

【答案】D

【解析】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有:①再测法; ②复本法; ③分半法; ④同质法。异质法不属于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

9.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B

10.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致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 )。

A. 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

B. 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

C. 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

D. 狭隘的动机造成的

【答案】C

11.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经过长时间的转变后,如果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渐进入( )阶段

A. 自新

B. 醒悟

C. 转变

D. 回归

【答案】A

12.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代表著作及教育家是( )。

A. 桑代克及其著作《教育心理学》

B.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C. 斯金纳及其《程序教学》

D. 布鲁纳及其《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