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太原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892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马克斯.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建立等级体系: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

2. 彼得. 圣吉认为,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____、____团队学习,以及_____。

【答案】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系统思考

二、辨析题

3. 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以及综合性原理( )

【答案】错

4. 权变管理思想的关注核心是执行力。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权变管理思想的关注核心是应变能力,即管理者的领导方式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关于权变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如下:

(1)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领导者和领导方式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即S=fCL)F , E )在上式中,S 代表领导方式,L 代表领导者特征,F 代表追随者的特征,E 代表环境。即领导方式是关于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

(2)菲德勒将权变理论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职位权力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或者说领导的法定权、惩罚权、奖励权的大小。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上下级关系是指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

(3)菲德勒设计了一种问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LPC )的评价。具体分为工作任务型的领导力一式(低LPC 型)和人际关系型的领导力一式(高LPC 型)。环境的好坏对领导的目标有重大影响。

5. 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人员招聘。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其基本流程可分为六步,

具体内容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下作的方案。

(2)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就是要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其中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3)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就是对人及其下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从外延上来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口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

(4)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指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行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

(5)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独立管理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其制订的步骤:①制定薪酬策略;

②工作分析;

③薪酬调查;

④薪酬结构设计;

⑤薪酬分级和定薪;

⑥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6)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三、简答题

6. 简述业务流程再造(BPR )与企业资源计划(ERP )的关系。

【答案】若要ERP 系统成功地实施,必须再造企业业务流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不进行很好的业务流程再造,实施ERP 将事倍功半。ERP 的应用,不仅仅是引入一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自动化,它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应用ERP 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是来自于ERP 软件本身,另一方面就是得益于业务流程再造。特别是我国企业实施

ERP 系统,尤其得强调业务流程再造先行或同时进行。

(1) ERP 软件的功能实现要求企业必须进行一定的业务流程再造。ERP 软件功能的实现要求企业对原有的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工作流程进行重新的安排,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不可逾越的,特别是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长期处于粗放管理的状况,就显得更为必要。

(2) ERP 软件的应用目的要求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来讲,企业应用ERP 的目的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样的一个最终目的就必然要求企业能够借助于ERP 在企业中的实施应用,不断地优化它的业务流程,使整个经营活动更加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不合理、不科学的业务流程不可能通过ERP 软件自动地得到优化或消除。

(3) ERP 软件的设计背景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再造,尤其我国企业实施ERP 更是如此。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都很落后,这样的一种企业管理现状就必然要求企业在应用ERP 之前,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按照先进的ERP 软件的管理要求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7. 影响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控制是指依据计划检查衡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偏差进行纠正的过程。但在组织控制活动时,一般是通过组织的控制系统来完成的。

影响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信息。在一个控制系统中,施控者发出的指令是信息,受控者执行指令的反馈也是信息。因此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必然要考虑信息,尤其要考虑信息的传递方式、反馈方式以及处理方式。控制系统是否有效的关键之一是看信息反馈是否灵敏、正确、有力。对信息反馈灵敏是一个组织活力的体现。正确的信息反馈表明组织正处于有序和正常运行之中。控制系统必须有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

(2)分权。分权是控制的原因之一,控制是分权的保障。如果管理者在管理中分权不当,权力失控,就会影响控制效率。因此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保证控制系统能够使分权适当,避免因分权造成内部竞争,组织内部各种矛盾变得更加复杂。

(3)标准。标准是控制的依据,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制定合理的标准,必须实事求是,科学可行。标准不能太低,低的标准缺乏压力,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也不能过高,标准过高,下级和员工经过努力之后仍然不能达到,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4)控制制度。控制制度决定着控制工作本身的效率,控制制度规定着组织内部控制人员的职责、权力、工作内容和程序等。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制定完善的控制制度。若控制制度不完善,控制效率肯定低下。

(5)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要保证计划顺利完成,实现组织的目标。在一个较大规模的组织中,组织的目标和计划往往要进行分解,再落实到各个部门中去。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防止在目标分解和执行过程中,使各部门工作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