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交通大学地理学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旅游业的特点及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答案】(1)旅游业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2)旅游业的特点
①综合性
a. 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及旅游管理涉及社会的多个行业部门;
b. 旅游效益要求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综合最佳效益。
②大众性
现代旅游业的旅游消费成了群众性的大规模的社会生活浪潮,旅游消费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地域差异性
a. 旅游资源分布上的区域差异;
b. 旅游者对各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区域性;
c. 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④季节性
a. 地理位置与环境及旅游资源种类与性质等构成的旅游区的旅游环境条件;
b. 客源地的环境条件和假日的集中分布时间。
⑤脆弱性
a. 旅游发展受国际旅游环境如出国政策、旅游市场、经济发展、局部战争、流行性疾病、自然灾害、政局变化等的影响;
b. 内部各行业及相关部门出现不协调时,极易使旅游经济效益下降。
⑥外向性
旅游业是一项国际性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受国界限制。
(3)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不同于旅游分类,它是指以旅游活动的主导内容为依据所确定的旅游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①观光旅游; ②娱乐旅游; ③健身旅游; ④文化旅游; ⑤宗教旅游; ⑥业务旅游; ⑦探奇旅游; ⑧寻根探亲旅游; ⑨购物旅游; ⑩结婚旅游。
2. 简述赫特纳、拉采尔、弗里德曼的主要学术观点。
【答案】(1)赫特纳的主要学术观点
赫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的地理学方法论著作有《地理学:
,叙述了地理学的历史、性质、任务、研究方法、概念和思想的构成、地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图和图片、文字表达以及地理学教育,系统地阐明地理学理论,还著有(区域地理学基础)等。
(2)拉采尔的主要学术观点
拉采尔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其主要成就有:
①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
②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主要著作《人类地理学》中,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分布、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进程; 在所著《政治地理学》中,把国家比做生命有机体,认为向邻国扩张领土是其生存的基本法则。
(3)弗里德曼的主要学术观点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
3. 简述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答案】(1)综合国力的概念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
(2)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①领土
国家领土的幅员、位置、地形等不仅在国防上有着重大价值,而且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因为它们是构成综合国力最基本的要素。
②自然资源
资源是综合国力中影响重大而又相对稳定的因素,并且是可以计量的。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丰富的资源,那么它就具备强盛的自然基础; 相反,如果自然资源缺乏,那么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③人口
人口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不仅仅指人口数量,还有人口质量、人口构成等。
④经济
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各国在未来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胜败和在未来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未来的经济实力。
⑤流通
包括交通和通信要素,尤其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交通和通信就意味着速度和财富,也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
⑥政府
政府是对整个国家进行组织管理的机构,也是使用国家权力的核心。综合国力的诸要素是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在相当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质量。
⑦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其中主要有:武装力量的人数和质量、武器装备、领导能力,以及军事理论等。
⑧对外关系
在当今高度发达相互依存的信息时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依靠别国和他人。因而对外关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因此,与国家安全与战争联系较紧密的国防外交的作用也显得比较重要。
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实力则是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中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在很人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兴衰强弱。
4. 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答案】(1). 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②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
(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①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
a. 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无。
b. 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
c. 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
②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
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本身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论述题
5. 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1)逆城市化现象含义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核心区失去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现象。人们对逆城市化的原因尚未有统一认识。
(2)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
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