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理论经济学802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积累

【答案】资本积累是指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它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也就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直接暴力来实现的。

2. 利润率

【答案】利润率又称“资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不变资本的节省; 原料价格的变动。利润率客观地反映了资本的增殖程度,它是商品经济社会考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比利润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现实生产经营状况。

3. 经济制度的两种规定

【答案】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

(1)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4. 资本集中

【答案】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社会财富增加量的限制。

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竟争和信用,它们可以使资本迅速增大。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

中,由于大资本拥有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处于优势地位,因而能够战胜许多中小资本,从而兼并这些中小资本,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 或者两个实力相同的资本出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而联合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资本。同时,由于信用的发展,一方面大资本能得到巨额贷款,增强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在信用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可以广泛地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包括兼并、收购)、联合、向社会发行股票。资本集中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本规模的迅速扩张,形成合力,兴办小资本无力兴办的大型项目,并有利于优化劳动组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等。但是,资本集中有时也会导致垄断,对技术进步和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5. 价值形式

【答案】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马克思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考察,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指出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一经产生,商品内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的矛盾。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6. 产业资本

【答案】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最能表明资本运行的本质。产业资本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形态表现出来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物资生产要素,它们通过投资而由货币资本转化而来; 另一类是以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殖额在内的待实现的产出品,即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二、辨析题

7.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1)货币的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一一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符号表明的价值也是不断变动的,有自己的独立运动规律。这表明货币本身也在逐渐虚拟化。货币的虚拟化表明,社会经济是靠庞大的信用体系来支撑的,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2)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一一凭借资本所有权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 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借贷资本成为独立的收入来源,任何源于资本所有权的确定性收入,都可以视为利息,并且把收入资本化,股票、债权等一切资本所有权证书,虽然只是现实资

本的纸制副本,但可以藉此获得定期收入,并且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视为可以独立地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十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3)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一一有价证券的转让需要借助于信用 股票、债券对购买者而言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存在风险的。但是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并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并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依托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股票、债券持有人不仅可以凭借资本所有权定期获得收入,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规避风险,减少亏损以及获得更多的收益。股票、债券等基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用关系,又摆脱这种关系而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甚至成为另一种独立收入的源泉。

8. 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作用。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

一。因此,在商品交换中,使用价值和价值都起到作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具体劳动同自然物结合,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因为“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不过,如果将抽象劳动仅仅理解为纯生理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力的支出,是不全面的。因为生产商品的异质的具体劳动转化成同质的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关系决定的,价值实体就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

可见,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作用。

三、论述题

9.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