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

关键词:旅游流,复杂网络,拓扑结构,角色定位,动因

  摘要


旅游流作为旅游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研究主要是从研究对象的属性数据出发,多利用多元回归或者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而基于关系视角分析探讨旅游流现象和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基于结构关系视角,通过构建旅游流复杂网络模型,深入系统地分析入境旅游流在空间结构、等级结构、拓扑结构上的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了基于网络结构约束下的目的地角色功能定位以及形成当前网络结构的动因。该研究一方面对于丰富和完善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特别是旅游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意义;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研究我国入境旅游区域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和线路的设计以及旅游流调控,对于辅助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研究》 (NO. 41071090),根据旅游地理学、复杂系统理论、网络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分形分析、地理时空耦合分析等分析方法,运用SPSS、UCINET以及PAJEK等计算机软件,以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入境旅游流的网络结构作为研究主线,系统研究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角色定位和动力因素,探索了入境旅游流网络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在机理。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1)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具有东强西弱的区域结构特征和以京沪粤为核心其它地区为边缘的等级结构特征,网络结构经历了匀质化和中心化两个发展阶段。
(2)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等级结构、空间结构和角色系统三者高度融合,具有明显的的核心—边缘结构。角色区域化特征逐渐显现,长三角、环渤海、西三角等旅游圈层结构先后涌现,成为入境游客重要的集散中心和中转地。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旅游疏导能力和旅游营销水平在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中具有自相关特征,入境游客倾向于在GDP、星级饭店数量指数、旅行社数量、旅游从业人员指标相差不大的省份间旅行;在人均GDP、对外贸易总额、外贸依存度、航空旅客吞吐量、省级旅游营销水平和主要城市旅游营销水平指标相差较大的省份间旅行;而各省的星级饭店质量指数、铁路运输量、客运总量指标对入境旅游流的影响较小。此外,航空联系频繁的省域间入境旅游流关联很密切。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
(1)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入境旅游流系统进行系统的历时性分析,从点、二方关系、三方组和整体网4个认知层面,深入分析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2)将平衡理论和三方谱分析法、基于结构对等性的位置-角色模型和点—关系层次的假设检验方法引入旅游流研究,拓展了复杂网络理论相关方法在旅游流研究领域的应用。
(3)通过对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是一个具有层次性、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小世界网络,连接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其地位等级也高,它们倾向于相互连接并构成了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