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引导和培养非理性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非理性;非理性教育;非理性教学;教学

  摘要




摘? 要


个体精神世界是理性和非理性统和的整体。非理性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原动力,是个体生命不竭的活力,有效引导和培养非理性对个体一生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非理性对社会发展具有动力作用、保障作用和支撑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教学而言,非理性是教学动力的主要成分、教学逻辑的有效补充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


学校教育应该并重理性和非理性,塑造完整、健康的学生人格,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然而目前我国教育整体结构中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处于不对等状态,其中以智育为主的理性教育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而非理性教育被忽视和边缘化,教育的功能被异化,教育的整体效能下降。教育的完整性是人的完整性的一个前提,教育学需要确立人非理性的地位,构建理性和非理性均衡的教育理论新体系。这一任务的实现路径是发展非理性教育,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实施途径是引导和培养非理性的教学。


本文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并综述了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平衡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理论意义在于丰富非理性教育和教学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研究,这是由非理性的特性决定的。文献主要从非理性和非理性教育研究以及非理性在教学中的研究两大方面综述,较为系统地总结说明了我国目前在教学中研究非理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教学中的非理性,主要介绍和讨论了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概念;非理性四个方面的特征;个体非理性和群体非理性的联系与区别,强调本研究主要是个体非理性的研究;通过进一步厘清教学中的非理性与哲学中的非理性的不同,辨析非理性与非理性行为、非理性与非智力因素、非理性与三维教学目标的联系和区别,界定本研究中非理性界限。第三部分是非理性的价值,通过讨论非理性在个体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教学中的价值,强调研究非理性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第四部分是引导和培养非理性的教学,是本研究的主干内容。探讨了引导和培养非理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尝试着搭建引导和培养非理性的教学相对完整理论体系。引导和培养非理性的教学理论与其他教学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区别是联系基础上的,它与其他教学理论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教学理论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部分。


总之,研究引导和培养非理性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和教育实现其整体价值的必然途径。目前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对非理性的重视、研究和实践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既涉及到教育的完整性,又涉及到人的完整性,是在当代和谐社会境遇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