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土地利用规划之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日本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日本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制定国土利用计划; 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计划:管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限制; 全国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 关于闲置土地的措施等。日本的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包括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和部门土地利用计划几大类。

2. 航空用地规划

【答案】航空用地规划主要是对飞机场进行布局和规划,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跑道、滑行道、停机坪以及飞机维修机库和机坪。机场系统的组成可简单地划分为供飞机活动的空侧部分及供旅客和货物转入或转出空侧的陆侧部分,空侧包括供匕机起匕和降落的航站区空域及供匕机在地面上运行的飞行区两部分。

3. 地和地价理论

【答案】地租地价理论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也是土地利用的最基本原理之一。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而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土地之所以能够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因为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用。

4. 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是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发目标标,依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合理的组织。是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措施。

5.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答案】我国的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寓于城市规划体系之中。从控制理论的要求来看,是由宏观规划控制微观规划,微观情况反馈至宏观,控制是分层次的。从系统论要求看,相关的规划应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形成经过微观的厂矿选址规划,到独立的城市总体规划,再到城镇群的体系规划。从城市规划到村镇规划,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

6. 土地利用现状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和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简答题

7. 现行城市规划体系是如何体现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

【答案】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各项用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配与组织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对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都是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为原则进行编制的。因此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这两种规划的协调根据两种规划的层次相应划分为五级,即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应与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地级市的规划与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县级市的总体规划和一般县城以及县辖镇的总体规划要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的村镇规划则应与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8. 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程序是什么?

【答案】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初始目标

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标的种类; 二是期望值或达到的程度。

(2)进行日标预测

目标预测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确定预测的内容和仟务,包括预测的期限、范围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②搜集预测资料,包括初始目标确定所依据的基础资料。

③选择预测的方法。预测的方法有很多,方法的选择应以资料的掌握情况、预测精度要求、预测费用承担能力及预测技术手段的可能性为依据,并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④评审预测结果,主要是分析误差,修正结果。预测是对未来的推测,因种种条件的限制,其结果难兔不出现误差

(3)进行目标优化

采取某个预测方法确定的该指标数值尚不能作为规划目标,因为该指标值只是各预测对象自然演化状态下的数值,且没有考虑到指标值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因此,要进行优化研究,以把各指标值作为个整体,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各指标发展的最优值。

(4)建立目标体系

即将优化后的目标指标,依据其内在联系,制定成目标实施方案。一般需满足下述要求: ①完整性,即目标体系要能反映地区开发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

②有机联系性,目标体系不是几个目标的拼凑或机械组合,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整体。

③综合效益最佳,目标体系不能仅表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效益,而应表明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9.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组织编制管理,是指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明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主体,规定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设定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程序,从而保证土地利用规划依法编制。

,省级和城市土地利审批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

用总体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审:

①编制原则。

②目标和方针。

③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④实施措施。

⑤协调情况。

⑥规划是否符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工作一申报一审查一批复阶段。

土地利用规划审查的主要内容:

①农用地规模(重点是耕地保护);

②建设用地规模;

③土地利用布局;

④土地开发整理;

⑤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⑥规划协调;

⑦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⑧规划文件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