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渤海大学旅游学院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期,即表现出两次飞跃:第一次发生在5~6岁左右,第二次发牛在13~14岁左右。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进行研究,发现5~6岁和13~14岁是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由此,可以看出( )。
A.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B.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C.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D.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问接决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答案】B
2. 学生学习了圆周年的计算公式后,要求他们在保护古树的前提下求得一棵古树横截面直径的长度,这是( )。
A. 知识的感知B. 知识的理解C. 知识的巩固D. 知识的应用
【答案】D
3. 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名称、( )、概念特征和概念实例。
A. 概念的可用性
B. 概念的可学性
C. 概念的明晰性
D. 概念的定义
【答案】D
4. 阅读完某段文章后,学生问自己:“我理解了吗? ”“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我能记住吗? ”这是属于( )。
A. 概括策略的应用
B.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C. 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
D. 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
【答案】B
5. 属于麦克里兰德成就动机观的是( )。
A. 高成就动机者能积极地全力以赴地完成某种困难的任务,并获得成功
B. 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速度快慢
C. 人们在完成任务时,都同时存在着争取成功和回避失败两种行为趋向
D. 人们参与学习活动,并非只是使成就需要得到满足
【答案】B
6. 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做出数量分析的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叫( )。
A. 教学评价
B. 教学测验
C. 教学测量
D. 教学评估
【答案】B
【解析】教学测验又称学绩测验,指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做出数量分析。教学测验所包含的只是测量目标的一个样组而不是全部。因此,答案为B 。
7. 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夸美纽斯
C. 詹姆斯
D. 赫尔巴特
【答案】A
【解析】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在两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是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8. 提出“我们一切的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的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托尔曼
【答案】C
9.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十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答案】A
【解析】图式是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做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
10.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 量表
B. 斯坦福量表
C. 韦克斯勒量表
D. 比纳量表。
【答案】A
【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二、辨析题
11.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
【答案】错误。
尽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都属于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发生的基本现象,但两者的建立过程则完全相对。在建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有时又称为强化刺激,往往需伴随着条件刺激(如铃声)而出现,或与其同时出现; 在建立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如食物)则需伴随着反应出现。
12.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答案】错误。
成败归因理论以维纳为代表,他认为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动机效果。如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以后还会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