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 )。

A. 写命题作文

B. 为班级设计网页

C. 诊断电脑故障

D. 完成考试单选题

【答案】D

【解析】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①问题的明确性:②答案的明确性。

2. 华生认为初生儿突然屏息、呼吸加快、闭眼、双手紧握或乱动、放声大哭等大现了他的( )。

A. 爱

B. 惧

C. 怒

D. 恶

【答案】B

3. 规则发现学习的内部条件是( )。

A.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 学生的认知结构

C. 学生的认知策略

D. 学生完全掌握了构成某规则的全部概念

【答案】D

4. 根据效度的分类,下面不是效度的类型的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实证效度

D. 假象效度

【答案】D

【解析】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也就是测验所选的项目

是否符合所要测量的东西; 构想效度指测验对某种理论的符合程度,目的在于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测验的结果加以解释及探讨。实证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指测验对处于特定的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程度。没有假象效度。因此,答案为D 。

5. 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期,即表现出两次匕跃:第一次发生在5~6岁左右,第二次发牛在13~14岁左右。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进行研究,发现5~6岁和13~14岁是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由此,可以看出( )。

A.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B.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C.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D.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间接决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答案】A

6.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 冲动型问题行为

B.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 多动型问题行为

D. 自律障碍行为

【答案】B

7. 划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

B. 学习时是否记住了所学内容

C. 学习者是否利用原有经验井理解了所学内容

D. 学习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

【答案】D

8. 学习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这种变化( )。

A. 都可以直接观察到

B. 都不可以直接观察到

C. 既有生理成熟的,也有心理发展的

D. 既有可以观察到的,也在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答案】D

9. 认知技能是人借助于( )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

。 )

C. 内部言语

D. 外部言语

【答案】C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

二、辨析题

11.对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答案】错误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与之相对的是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要求。

(2)主观条件

①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心向)。

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因此,不能说对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12.人是教育的产物。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人是教育的产物”是一种外砾论的主张,夸大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它一方面忽视了遗传及成熟等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只是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三、简答题